社會專題:入圍最後機會拳界高齡新丁 追逐奧運夢

社會專題:入圍最後機會
拳界高齡新丁 追逐奧運夢

警車警示燈閃爍着,劃過深水埗黑夜的街頭,路上鐵欄仍未修復,39歲的張汛珩(Cary)從北河街體育館離開,走過這個瀰漫刺鼻催淚煙的重災區,帶着疲倦身軀回家。這位大叔跟年輕人一樣愛追夢,但他的「奧運夢」發得特別遲。35歲那年才由拳擊初哥做起,捱過四年艱苦訓練,終在上周五打出漂亮一仗,爭取到明年2月武漢奧運外圍賽入場券,跟同樣有個奧運夢的「神奇小子」曹星如在不同級別出戰。雖然他深知能踏上奧運擂台是異想天開,但對他來說不僅是第一次,更是最後一次,「40歲冇得再打業餘拳擊,呢個係我最後一次機會,為香港而戰!」

記者:郭美華 李晟謙 黃學潤 張 軍

Cary月中在港區選拔賽63公斤初賽打贏對手李剛正,晉身決賽。張 軍攝

眼前的Cary左眼被打得瘀黑,但配上一雙拳套和boxing戰衣,露出爆肌雙臂已瞬間「man爆」,展現出四年來血與汗交織的成果。35歲前的Cary是個普通白領高層,代理箍牙產品,曾與人合夥搞IT生意,收入可觀,生活穩定。不過,一次朋友帶他到拳館試玩拳擊,人生就隨之改寫。

「第一次打比賽好緊張,真係唞唔到氣,緊張到發揮唔到,硬晒」。2016年拜師第一年,他就在深水埗區計分賽取得亞軍,注入一支強心針,並展開職業拳手之路,更由70多公斤一路減磅至60公斤;翌年更摘下香港盃60公斤金腰帶、第三屆香港盃國際拳擊邀請賽60公斤冠軍。

為備戰奧運,Cary錯過兒子成長時刻,他為此感到內疚。受訪者提供圖片

遺憾錯過兒子成長時刻

「我選擇咗呢樣嘢就要做到最好,呢個係我性格,唔會令自己後悔!」為了不留下遺憾,Cary作為拳界「高齡新丁」仍決意勇闖明年7月東京奧運,遂於今年初決定辭去高薪厚職,全職集訓,更不惜傾囊25萬元參加香港拳擊總會開辦的京奧拳擊培訓隊計劃,4月起至明年7月分別在中港及外地訓練。

Cary直言起步遲,無論訓練體能、技術樣樣都難。現時每朝5時起床跑步,然後訓練體能,午睡個多小時後,下午到體育館操拳,生活只剩下訓練與休息,「出面好多對手至少有10年經驗,由細打到大,我要追返要更加努力!」加上要限制飲食,斷絕所有夜生活,連好朋友也幾年沒見。

一切犧牲也比不上對兒子的內疚感。兩年前兒子剛出生,「好多moment因為我操緊拳而miss咗,有好多個first time,第一次嗌爸爸呀……你會希望每一分鐘都可以陪到佢」。太太對他的體諒和包容更令他感激不已,「我食同瞓佢睇得好緊,好感激佢!」惟這一刻,Cary認為無一件事比奧運夢重要。

為了一登奧運擂台與國際級拳手較量,Cary傾盡全力,上周五於香港區選拔賽63公斤男子中量級挑戰本地四屆拳擊冠軍的35歲袁文俊,爭取明年2月代表香港出戰武漢奧運外圍賽資格。鐘聲一響,穿上藍色戰衣的Cary首回合就主動出擊,向對手步步進逼,睇準對手防守空隙發力進攻,僅花三分鐘竟將對手「打爆缸」;次回合依然打得漂亮,但至第三回合明顯氣力不夠,師傅和曹星如不時在台下大聲指點,Cary終穩住節奏,抵住對手最後一輪攻勢,最終驚險勝出。

裁判宣佈賽果一刻,全場歡呼聲雷動,Cary急不及待衝去觀眾席緊抱太太。雖然臉上有多處傷痕,左眼皮瘀腫並流鼻血,但無損其出線的興奮心情,「真係好開心,尤其家人犧牲咁多支持我!」Cary勝出來得不易,全賴在集訓班能跟「師兄」曹星如一起操練,「喺佢身上學到好多,今次(選拔賽)佢都提醒我好多,好多謝佢!」

雖然出戰奧運只差一步,但要在外圍賽打低國際級勁敵可謂難過登天,歷來代表香港出戰奧運拳擊賽的只得曹星如師公、南華會拳擊部創辦人羅漢北,他參加1964年東京奧運雛量級賽事,惜在16強止步,之後13屆均未有拳手成功突圍再闖奧運。

正如很多發夢者一樣,Cary深知實現夢想不易,但一想到是為港而戰,他決心勇往直前:「做人就係難,所有嘢都難,但如果有希望,有個夢想,盡量去做好,無論幾難都可以試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