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拳擊運動員要打入奧運,原來必須先過香港拳擊總會一關。運動員第一步要由香港拳擊總會挑選及推薦,年齡介乎15至40歲,過往拳總以本地積分榜排名及運動員意願決定出賽名單,如同一級別有多於一人參加,拳總會以選拔賽挑選。
不過,奧運及相關賽事一般需時兩周或以上,對業餘拳手來說,未必能請假應戰,加上本港拳擊實力遠不及外地,故對上一次港人晉身奧運拳擊賽事,要數到1964年東京奧運,由曹星如的師公、南華會拳擊部創辦人羅漢北,以及李錦華出戰,其中羅漢北在32強擊敗西班牙冠軍對手Agustín Senin,惟至16強時不敵墨西哥Juan Fabila Mendoza止步。
今屆奧運,拳總新增兩項參加奧運資格賽條件,包括為拳總舉辦的奧運拳擊培訓班成員、職業拳擊賽註冊運動員(即2018年12月後曾參與四大世界拳擊組織WBA、WBC、WBO、IBF認可賽事),或在以上組織世界排名200名以內。
今屆五人有望晉級
拳總早前舉行選拔賽,以決定參加明年2月的亞洲及大洋洲區資格賽名單,而有關賽果已交予奧運會拳擊特別小組處理。
當中有望出戰奧運資格賽的運動員包括挑戰52公斤級別的李宇正、57公斤級別的曹星如、63公斤級別的張汛珩、75公斤級別的簡亮泰,以及51公斤女子級別的歐盈盈。如他們在奧運資格賽落敗,也可參加明年5月在法國巴黎舉行的世界區資格賽,以作最後機會爭取奧運入場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