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融金控(993)今次將資產低價轉予母公司,清理了許多前舵手賴小民遺下的爛攤子。華融投資涉及的公司背景可分為三個類別,惟一樣都是「垃圾級」,直接反映了內地金融體系現正存在的問題。
第一類是陷於貪腐醜聞的公司,涉及華信集團和先鋒集團等,華信創辦人葉簡明及早前突然離逝的先鋒系創辦人張振新,曾把大量需靠官方關係接觸的資源囊括其中,如華信收購俄羅斯石油權益、張振新在內地取得多個金融牌照等。隨着習近平打貪,他們自身或背後的官方關係隨之倒下,業務陷入惡性循環。
第二類是經營不善的公司,包括中國首控(1269)、仰智慧的藍鼎(582)和星美系等,在中國經濟增長近年放緩下,中美貿易戰更雪上加霜,造成經營持續困難,加上賴小民因貪污下台,其他銀行為控制風險,陸續對它們抽貸,以致資金鏈崩潰。
第三類是受國策排擠的公司,以和潤集團及上海躍奇置業為主。近年因中國內地房價高企,為了抑制樓價,中國內地政府多次提出房地產調控政策,壓抑內房企業的資金來源,加上銷售逐步集中大型房企,導致部份實力不足的中小房企生存困難,今年至今已有450家房企倒閉,反映出環境非常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