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人會仇視麵包?從小到大以麵包充飢,除了麵包甚麼也沒吃過的人。麵包不是一個選項,是唯一的食物。而且是沒有夾任何食物的方包,不是麥當勞的脆辣雞腿包,更不是日本人氣手信炸豬扒三文治。
出身貧寒,靠生命麵包養大成人,這沒甚麼可以羞恥的。人類沒有辦法選擇自己從甚麼子宮出來。但是,每一個人都可以選擇成為怎麼樣的人,擁有怎樣的夢想,培養怎樣的品味。一個吃淡而無味方包長大的人,對重口味食物充滿渴望,喜歡化學香精的味道,並不難理解。但是,脫貧之後,仍然視深圳一間連鎖火鍋店為天堂,則不是口味偏重,而是品味惡俗了。這其實也反映出中港問題的本質:沒有理念的人掌握着權力,強權壓迫有理念的人;沒有品味的人掌握着權力,強權壓迫有品味的人。香港人除了憤怒,還有不甘、不屑與不齒。
香港這一代的年輕人,在物質極度豐裕下長大,口味與品味又怎會是深圳的化學火鍋、中國啤酒?
出賣良知與健康,日日施放不明成份催淚煙害人害己,承受生育畸胎的風險,只為了吃化學火鍋、飲中國啤酒?太可悲了吧?
香港大學生假期會去東京,逛完秋葉原,再去銀座數寄屋吃一個即點即製的手工漢堡,中間那塊牛肉是特選的A5和牛,可自由選擇配菜,包括芝士、煙肉、牛油果、半熟蛋等等。同樣是重口味,但肉香和油花都是天然的。再配上冰凍麒麟啤,以及安全的環境,那才是天上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