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紅磡海底隧道本月14日遭嚴重破壞,收費亭被縱火焚毀,經近兩星期搶修後,隧道昨早恢復通車,多條過海巴士線亦重新投入服務。昨早上班繁忙時間,紅隧往港島方向並無往日的候車人龍,有候車市民指,封閉紅隧令上班時間增加,但不會怪責示威者。
昨早上5時起,紅隧管道來回方向全部四條行車線恢復通車,過海巴士線亦陸續恢復服務,清晨行車暢順。工作人員於收費亭前放置多個雪糕筒作指示,九龍來回出入口交通大致暢順,陸續有乘客等候過海巴士。安運道一帶有警車戒備及圍封,多名防暴警員於巴士站一帶巡視。紅隧包括人手及自動繳費的全部16個收費亭雖已開放,惟由於拍卡電子繳費系統受破壞,信用卡繳費暫停,收費人員以手提式八達通機,讓司機拍卡繳費。
繁忙時間未見人龍
兩名在酒吧工作的男女,收工後到紅隧巴士站候車,他們稱隧道連日封閉,收工後需改到尖沙嘴站搭的士回家,車資要多花數百元。市民羅小姐下班後,步行至紅隧巴士站候車回家,她稱每天清晨5時下班,紅隧封閉後,要於公司等候一段時間,至清晨6時到港鐵尖沙嘴站乘頭班車或乘的士回家。儘管不方便,羅小姐未有責怪抗爭者,「班學生都好辛苦,雖然唔係我嘅仔女,但我亦都有仔女,睇到佢哋咁我個心好唔舒服,希望政府盡快回應訴求」。
至早上8時,一輛洗街車到達紅隧口,於巴士站一帶清洗,幾名工人持水喉射水及用掃帚清洗行人路一帶。上班繁忙時間時,紅隧九龍入口巴士站未見候車人龍,巴士埋站後乘客可輕鬆上車,市民對此感意外。接近9時,車流開始增加,由於人手收費需時,紅隧往香港方向車龍尾至公主道,行車緩慢。
紅隧通車前發生一段小插曲,約凌晨4時半,紅隧尚未恢復通車,一輛運魚車突駛至收費亭,並成功突圍駛進隧道往港島,當時收費亭內並無職員,據悉附近有職員大感錯愕,「點解佢(運魚車)可以入到嚟?」
立法會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謝偉銓批評,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在回覆如何確保紅隧不被佔據時不負責任。他建議政府實行紓緩措施,以補償市民過去數月所面對的交通苦況,包括未來三個月補貼市民交通費;他又指過海隧道擠塞問題嚴重,建議政府立即研究興建第四條過海隧道。
■記者謝志輝、李家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