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鷹抬頭 - 左丁山

中國鷹抬頭 - 左丁山

美國參眾兩院通過「香港民主及人權法案」之速度,頗出乎人們意料之外,關鍵在於眾議院通過法案之後,參議院議長麥康奈採用了佛羅里達州共和黨參議員羅比奧的建議,用「熱線」(hotline)(即如無人反對,便不用辯論)方法通過,省卻時間,一百名民主、共和黨議員,竟然無人有異議,可知這法案在參議院眾議院並無黨派之分,一致支持。參議院通過後,按慣例參眾兩院需要召開一個協調會議,清除兩院不同的條款,達至一個兩院妥協的版本,再交兩院通過的。但眾議院議長佩萊茜(民主黨)果然是政治老薑,不欲再生枝節,索性完全採用參議院的「減辣」版本,即時交眾議院議員記名投票,以471對1票通過,立即再送回參議院,參議院自然沒有反對的道理,如此這般便趕及感恩節長假期之前送到總統特朗普的寫字枱,等候他簽名作實。

佩萊茜之快刀斬亂麻辦事方式,固然快狠準,但若無羅比奧參議員的「熱線」方式,參議院目前有不少麻煩事待辦,共和黨議長麥康奈恐怕不會騰出時間,讓「香港民主及人權法案」提上議程。羅比奧如此熱心香港民主人權,可能與他的古巴裔背景有關,他的父母在1956年移民美國,兩年後卡斯特羅趕走親美政權,古巴投向共產陣營,引發大量古巴船民投奔怒海,到佛羅里達州尋找新生活。羅比奧在1971年佛州出生,自小與古巴同胞難民為伍,對卡斯特羅有強烈的厭惡,他將這股情緒投向香港,不足為奇。

但羅比奧對香港及中國有何認識?看了沈旭暉的長文(見11月17日明報),才知道羅比奧有一位得力助手,就是一名研究中國當代政治外交的年輕學者Peter Mattis,現在是Deputy Staff Director, Congressional-Executive Commission on China,此君2005年畢業於華盛頓大學,主修政治及亞洲研究,2003至2004年曾在清華大學學習中文,並傍聽中國法律、中國文化史、中國國家安全等課程。羅比奧是香港民主人權法案的最大推手,這位80後,Peter Mattis就是實際執行人。白宮內的Deputy National Security Advisor則是一位70後Matthew Pottinger,也曾在北京擔任華爾街日報記者,同樣是中國鷹派。美國的中國專家學者前輩,能受白宮重用,於美國對華政策發生影響力的多出於哈佛大教授費正清之門,另外就是哥倫比亞大學Doak Barnett的學生如Michel Oksenberg的密芝根大學的中國研究中心,如沈旭暉所言,老一派的美國研究中國專家已被千禧代逐漸代替,中美關係以後不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