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200中字頭公司良莠不齊

港200中字頭公司良莠不齊

中國創新投資與中國趨勢均冠「中國」在公司名字前,故被指是在解放軍參謀部之下成立,滲透香港金融市場及蒐集情報。

本報統計,現時在港冠以「中國」字頭的公司逾200間,這些「中字頭」公司並非間間猛料,按該公司註冊地而有所分別,質素參差。

如果公司在中國註冊,根據1995年5月內地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要求除國務院決定設立的公司外,其他新立公司一律不得在名稱中冠以「中國」等字樣,故在內地註冊以「中國」字頭一般較具實力,如藍籌股中國移動、中國神華、中國平安、中國人壽等。

中國創新中國趨勢淪仙股

不過,香港上市條件是容許在海外註冊的公司上市,因開曼群島及百慕達採用英系法律,加上免稅、法制成熟及支持多種不同企業架構,故成上市註冊地之選。

因定名不受國內註冊公司定名限制,加上港交所不會嚴格限制上市公司名稱,故以開曼群島註冊、冠以「中國」字頭的公司,良莠不齊,中國創新投資和中國趨勢正是在開曼群島註冊。這兩家公司業績均不佳,已淪仙股多年。

中國創新2002年上市,至今僅四年業績不用見紅,合計虧損約1.4億元,每年虧損約800萬元。中國趨勢虧損情況更嚴重,向心2008年入主後,連續11年處虧損狀態,累計虧損達6.51億元,平均每年虧損5,900萬元,更被港交所要求退市,現仍在覆核中。

雖然兩家公司虧損嚴重,但公司似乎員工不多。中國創新上市首五年沒有員工,只有董事;其後才開始有少量員工,去年員工人數亦只有11個。中國趨勢員工人數過去數年亦一直維持在十餘人。
向心人工也不高,過去一年只收取兩家公司各六萬元酬金;換言之,向心在兩間公司月薪合共只有一萬元,與退休前的李嘉誠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