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香港如抓小雞 - 陶傑

抓香港如抓小雞 - 陶傑

香港區議會選舉,親中愛國建制大敗,據報大陸高層震怒。

怪罪下來,肯定是:一,青年工作抓得不好。二,愛國教育也抓得不緊。

抓好兩大範疇,都需要大量資金。既然抓得不好,只管撥款給錢就是。於是下面的人層層伸手,錢撥下來,也層層撈扣。

譬如:為中學編寫出版國民教育教科書,作者、編輯、美術、出版一條龍,每一瓣都是錢,投標時近親繁殖,親中愛國政黨一條龍包辦,撈夠之後,通通辦理加拿大澳洲移民。

過了幾年,發現香港的年輕人比以前更反中抗共。習主席震怒?震怒即可組成一個「香港青年愛國教育工作資金貪腐調查小組」,像查銅鑼灣書店和抓捕肖建華一樣,派一隊精悍人員來查一查香港青年教育這條線上,上百億元都到哪兒去了。一定有大發現。

但這正是所謂的中國國情,只要是撥款給錢,由香港的年輕人愛國教育,到「一帶一路」,到頭來發現都為官員財產子女移民出逃,提供最佳途徑,大陸的官員尚有中紀委可以內查,香港「一國兩制」,不可以。

所以最高當局四五年一次,必發現做了提款機冤大頭,拍桌子震怒,人事大換班,但撈油水的此種制度沒有辦法換。

溫哥華、多倫多、雪梨,市中心房地產的價格,就是不分中港,由這種中國制度之下的中國人和中國錢,促成瘋狂飆升的。

錢冤枉花得越多,香港年輕人對中國越反感。除了經費不真正到點到位,要加強中學的愛國教育,香港每一家中學,包括男女拔萃、喇沙、聖保羅,都要派一名大陸來的黨委書記,另與大陸同步,在課堂加設人面辨識錄影,嚴格監控課堂狀況,確保正確的國民教育教科書,進入每一間中學,由正確的構思,以正確的方法教育。

但這樣一來,更加雞飛狗走,英國海外升學生意,與外國房地產一樣暢旺。跑出去讀寄宿學校的香港小孩越來越多,暑假和聖誕節就倒灌回來,換件黑衫,佩戴Full Gear,支持時代革命。

中國的錢一把一把的撒,人一波一波的往外跑,然後中國又在外面繼續實踐,想把跑出去的中國人一圈圈再養起來。這就造成西方大學校園,中國學生會份子向香港仔咆哮拳打腳踢,洋人見而厭惡,折射為美國對中外交政策更收緊,再反彈回中國。

這就是主席震怒加煩惱的中國式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