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估值曾達千億元的西九龍高鐵站上蓋「巨無霸」商業地,因項目規模大及今年社會局勢劇變,地皮估值屢遭調低,外界更擔心存在流標風險。地政總署昨公佈,地皮終由新地(016)以422億元獨資投得,雖逆市成為全港最貴地王,惟每呎樓面地價僅1.3萬元。市場去年對地皮最高估值達1,420億元,中標價比去年估值大幅回落七成。
記者:李嘉俊
新地主席郭炳聯認為中標對新地以至香港而言皆意義非凡,並有意邀請其他長線策略性投資者參與發展。
郭炳聯指,地皮為香港近年面積最大的商地,極為罕有,囊括高鐵站、機場快綫、港鐵東涌綫和西鐵綫,為四綫交滙的交通樞紐,連接香港各區及內地多個主要城市,並通過機鐵至機場連接世界各地。日後企業無論進駐該項目,抑或毗鄰的環球貿易廣場(ICC),都將受惠於此交通網絡。計劃新上蓋項目會提供超過800萬方呎甲級寫字樓、約300萬方呎零售及文娛設施,以及五星級酒店,相信項目落成後,會為集團提供穩定而可觀的租金收入,進一步強化集團的長遠發展。
較高峯期估值低七成
地段位處西九高鐵站上蓋,地盤面積約64萬方呎,總樓面面積約316.46萬方呎,推出時估值一度高達1,420億元,預計呎價最高可達4.5萬元。直至今年年初,市場仍然對地段估值樂觀,但其後經歷幾個月的社會動盪,加上貿易戰局勢惡化,經濟環境轉差,市場一度將估值最低下調至316億元,較高峯回落近八成,估值上限約715億元。
地皮兩周前截標只收得3份標書,包括長實(1113),以及由華置(127)、恒地(012)、利福(1212)、信置(083)與九龍倉置業(1997)合組的財團,當時市場仍擔心地段大有機會流標。雖然是次新地以422億元中標,較下限價高,但是較高峯期最高估值已低逾七成;其後市場估值隨市況不斷調低,但開標價仍比調低後的估值上限,即715億元低四成。
造價膺全港最貴地王
西九龍對上一幅巨無霸商業地項目,為港鐵(066)九龍站7期發展計劃,當時最高可見樓面亦達282萬方呎,當年同樣由新地投得,即為現時本港最高建築環球貿易廣場ICC。新地強調是此投得的地段,將會發展為全新地標性綜合商業項目,並與ICC發揮協同效應。
對上一次本港地價紀錄,同樣由新地於2018年,以251億元投得啟德第1F區1號住宅地,每呎樓面地價達17,776元;而以商業地計,則為南豐於2017年以246億元投得啟德第1F區2號地,每呎樓面地價約12,863元;以呎價計,則為2017年恒地以232.8億元投得中環美利道商業地,每呎樓面地價高達5萬元,呎價至今仍貴絕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