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一國兩制須謀求創新

李嘉誠:一國兩制須謀求創新

【路透社專訪】
【本報訊】政府修訂《逃犯條例》自6月起引起社會極大爭議,警民衝突仍然未完全平息。香港首富、長和系資深顧問李嘉誠曾經登報呼籲停止暴力,又認為特區政府應對香港未來主人翁網開一面,遭中共中央政法委批評「縱容犯罪」。談及近年的批評,李嘉誠接受路透社訪問時指出,已習慣莫須有的指摘。

91歲的李嘉誠被中共中央政法委公開批評後,工聯會理事長吳秋北又在facebook嘲諷李是「曱甴王」。

李嘉誠透過發言人在一份路透社的書面訪問中回應指,「在社交媒體的世界,有些人別有用心散播惡毒猜疑和假消息,破壞互信。此時此刻要不招風雨,確實不易」。

「已習慣莫須有指摘」

特首林鄭月娥提出的《逃犯條例》修訂引發連串示威及升級的暴力,被問如何看該法案及是否認為針對富商時,李嘉誠僅稱條例已撤回,講多無謂。不少港人認為北京干涉香港事務程度提高,也是觸發示威抗議的原因之一,有指內地對香港日益加強控制,李認為「對於一國兩制,總有意見分歧,但一路走來也還不錯。雙方須做實事,謀求制度創新,一國兩制不只是融合」。

國家主席習近平曾經明確要求,希望香港商界及富豪肩負社會責任,支持中央政府維持香港社會穩定。李嘉誠被問認為習近平有何期望時以慈善作回應,「我的慈善基金會1980年成立,支持教育、醫學研究和公益事業,當時投入三分一個人資產。基金會約80%項目在大中華,捐款額逾260億港元」。

長和集團重組後,2015年註冊地由香港轉移去開曼群島,當時被《人民日報》斥不能共渡難關。李回應指摘時稱,「你到了我這個年紀,便會懂得怎樣不被外界聲音所動。我不肯定那些聲音是否有計劃,但對那些莫須有的指摘,我已經習慣了」。

■記者廖栩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