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駐華大使「嚴正交涉」中方疑打貿易牌 阻美落實港人權法

召駐華大使「嚴正交涉」
中方疑打貿易牌 阻美落實港人權法

中美能否在短期內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或因香港問題添變數。中國外交部前日就上周美國國會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下稱《人權法案》)召見美國駐華大使嚴正交涉,敦促美方「糾正錯誤」,阻法案實施。巧合的是,中國副總理、中美經貿談判中方首席代表劉鶴昨早與美方談判對手通電話,新華社指雙方「就解決好相關問題取得共識」;惹外界揣測北京要對美打「貿易牌」,以阻特朗普批准對港人權法。有學者認為,香港問題對中美貿易談判影響有限。

美國眾議院上周三(20日)幾乎全票通過參議院版的《人權法案》,要求國務卿每年檢視香港情況,是否符合美國給香港的特殊關稅地位要求,容許國務院就打壓反送中的人士作制裁。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前日召見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就此提出嚴正交涉和強烈抗議,重申上述法案縱容和支持「反中亂港」勢力的暴力犯罪行為,強烈敦促美方「立即糾正錯誤,阻止上述涉港法案成法」,停止干涉中國內政。

上周參議院近全票通過

中方在美國國會通過一周後才姍姍來遲對美抗議,讓外界疑竇叢生。外界注意到,上周美國國會兩院已把通過的人權法案提交總統特朗普,但特朗普至今未批;昨日上午,新華社指劉鶴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財政部長姆努欽通話,「雙方就解決彼此核心關切問題進行了討論,就解決好相關問題取得共識,同意就第一階段協議磋商剩餘事項保持溝通」。惹外界猜疑北京用貿易協議向特朗普施壓。此前11月1日和16日劉鶴曾與美方通話。

本港9月集會中多人持美國國旗,要求美國國會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資料圖片

中美協議細節遲遲未定

中美上月達成「實質性第一階段協議」後,雙方就協議文本進行斟酌磋商,但協議簽署日期和地點至今遲遲未定。路透社引述白宮消息稱,特朗普目前的優先任務是鎖定中方在首階段協議中,大手採購美國農產品,作為其明年爭取連任的重要政績。消息指特朗普以後可能會把其他有爭議的重大問題留給助手,繼續就中國盜取知識產權、南中國海軍事化和中國人權紀錄等問題向北京施壓。

時事評論員林和立對《蘋果》稱,中方就《人權法案》向美方提出外交交涉只是例行公事,而《人權法案》在美國國會討論期間,亦沒有影響美中貿易談判速度和內容。「特朗普應該會簽署《人權法案》,就算不簽署也不會否決。」他指就算法案實施,美方至少也要在一年後才會對中方「破壞香港自治」情況採取行動。況且中方認為美方不會貿然取消香港獨立關稅區地位,因此舉將影響美國利益,因此中方也不會把《人權法案》看得太重。
路透社/《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