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固醇降哮喘病發率國際新指引 長期使用控制炎症

類固醇降哮喘病發率
國際新指引 長期使用控制炎症

【本報訊】哮喘患者病發時,須立即用藥紓緩,否則或有生命危險。但原來常用的氣管舒張劑只能用作救命藥,無法解決哮喘患者的氣管炎症,長期依賴會導致病情惡化,更有嚴重發作甚至死亡的風險。專家指出,本港哮喘患者有依賴氣管舒張劑的情況,建議患者不論病情輕重,都要跟從國際組織推出的全新指引,長期使用吸入式類固醇治療炎症。
記者:何家朗

哮喘是呼吸道炎症引起的慢性病疾病,患者氣管壁比正常厚和窄,氣管受到刺激時更會進一步收窄並分泌更多黏液,支氣管亦可能出現痙攣,造成氣促、喘鳴及呼吸困難等哮喘發作症狀。要即時紓緩哮喘發作,一般會使用短效支氣管舒張劑(SABA),能迅速擴張支氣管,緩解氣喘等症狀及作急救之用。但要長遠控制哮喘病情,須針對炎症本身,採用吸入式類固醇(ICS)及長效支氣管舒張劑,減少氣管發炎,預防哮喘發作。

短效舒張劑加重病情

香港哮喘會醫學顧問兼呼吸系統科醫生古惠珊表示,一般而言不論病情輕重,所有哮喘患者均需要使用短效及長效藥物,但不少患者在使用SABA後能即時抑制發作,尤其輕度哮喘患者容易過份依賴SABA,令氣管的炎症久未處理,增加日後嚴重發作的風險。國際上有多項研究指出,過份頻密使用SABA不僅藥效會逐漸下降,更會令病情惡化。若患者每年使用超過3支,病發求診急症的風險增加,若超過12支,更有較高死亡風險。

2016年至2018年間,本港每年ICS分配量只有27萬支,同期SABA分配量卻達180萬支,高出近五倍,而社區藥房及私家醫生的分配量更達10倍差距。這反映本港患者過度使用SABA,部份患者病情加重,頻密病發進一步增加SABA用量,形成惡性循環。

全球哮喘倡議組織(GINA)曾建議輕度哮喘病人單獨使用SABA控制病情,但根據上述研究結果,今年已提出全新指引,建議輕度哮喘患者定期使用ICS控制炎症,減低病發率。

古建議哮喘病人留意用藥習慣,盡可能保持日常使用ICS,而非到病發時才用SABA緩解。她亦呼籲本港醫學界跟從GINA新指引,向病人推廣正確的用藥方法及知識。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