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區會】
【本報訊】建制派在區議會選舉幾乎全軍覆沒,除整體議席大跌至僅59席,一次過失去17個區議會控制權外,更深遠影響是連帶由區議員互選117席特首選委也落入泛民手中,一直由建制派控制的立法會區議會功能界別議席,也勢由民主派控制。有民主派相信今次區選結果,將直接影響中聯辦及建制對下屆立法會及特首選委會部署,甚至會引發建制內部「爭位」矛盾。
今次建制取得59個議席,獲得21個議席的民建聯已是建制大戶,但「災情」仍然嚴重,因他們只保住了主席李慧琼的區會議席,令李可在下屆立法會選舉繼續循超級區議會出選。但另一超區立法會議員周浩鼎落敗,下屆立法會已不可能再選超區,立法會區議會(第一)功能界別議員劉國勳也落敗,同樣不能在2020年立法會選舉角逐這個席位。相反,三名泛民現任「超級區議員」民主黨涂謹申、鄺俊宇及街工梁耀忠都成功連任。
或引發建制爭位矛盾
有政界中人指出,若周浩鼎、劉國勳下屆立法會要連任,最大可能是轉戰地區直選,但2020年立法會選舉已不會增加議席,「建制自己地區直選唔夠位分,連鄭泳舜未知有冇得再喺九西出,點仲可以安排位畀佢兩個」,到時可能會要求一些現任建制立法會議員放棄連任,隨時引發建制內部「爭位」矛盾。
若安排其他建制雙料立法會直選議員轉戰超區,讓出直選議席供兩人參選,也有相當難度,因今屆區選一共有21名立法會議員參加,但結果幾乎是全軍覆沒,建制派至目前為止的直選雙料議員,只有民建聯柯創盛及無黨派的謝偉俊。有地區人士指出,若民建聯要為周浩鼎、劉國勳找立會直選位置,循九東出選柯創盛或許是其中一個選擇,「但始終唔夠周浩鼎同劉國勳一齊選,仲要搵多一個位」。
除立會議席問題,特首選委更是另一大問題,現時選委選舉中,分別有「港九各區議會」和「新界各區議會」,共117席位由區議員互選,而且是採用全票制,以往由建制派主導區會,這些選委席位由建制包辦,但現由民主派佔過半議席,民主派可全取117個席位,以民主派現時在選委會有325席,若再盡攬117個特首選委席位,民主派將坐擁442席,佔1,200人選委會三分之一。
胡志偉:改政制先係核心
有民主派直言,屆時足以左右特首選舉大局,「試諗下,以梁振英以689票當選特首為例,如果冇咗區議會選委117票,佢只得572票,根本唔夠票當選,北京亦唔會敢夾硬推佢做特首」。
民主黨主席胡志偉則認為,若民主派有望取得117席特首選委區議會議席,再加上其他選委議席,最終民主派或可取得約450席選委票,但問題始終在於政制是否能有效回應解決問題的平台,重申民選政府是《基本法》承諾,「政制改變先係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