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人誌】自由人的反撲 設計師袁俊偉

【蘋人誌】自由人的反撲 設計師袁俊偉

天花板掛起鮮色非洲蠟染布,搭棚竹枝紮成貨架,咖啡豆麻包袋塞滿回收發泡膠生果網作坐墊。若不是看見落地玻璃外車水馬龍,幾乎會忘記自己身處旺角商廈單位,而非某個民族部落。

這兒是32歲設計師袁俊偉(Benny)短租三個月的空間「都市遊牧」,早前他在店內放映烏克蘭紀錄片《Winter on Fire》,邀請了居港智利人談智利抗爭因由,亦將邀請西班牙人講加泰羅尼亞人爭取獨立,「以前我覺得呢代人好似都市遊牧,搵唔到自己喺呢個地方嘅角色。但近呢幾個月,我哋建立緊一種另類身份同價值,我哋呢班人都係嚮往自由、平等」。而旺角這商廈單位,就成為了連接被極權欺壓者的橋樑。
記者:陳詠恩 攝影:何頴賢

落地大玻璃、高樓底,近千呎的店舖空間,在旺角的確奢侈;大廈屬新建商廈,樓上主要是食肆。半年前Benny透過經紀得知,業主有意把一樓單位搞搞新意思,願意以略低於市價出租,讓租客舉辦活動,帶動人氣。Benny於是寫好計劃書,成功租下單位,將於三個月租期內推動心中大計。

這個樓上舖分為兩邊,一邊設有多張手推車造型木桌,寄賣17個本地手作或設計品牌產品,讓小品牌也能在旺角有立足之地;亦有駐場咖啡師,沖泡來自坦桑尼亞的公平貿易咖啡及純素曲奇。

反送中運動後,政府歸咎社會運動導致經濟低迷,那邊廂,抗爭者努力以金錢「懲罰」黃店,致力建立「黃色經濟圈」自救。Benny認為香港的經濟本就不正常,過分依賴金融地產,「細個講股票嘅節目只佔一日嘅15分鐘、30分鐘,如今開收音機,可以全日不斷播,呢樣嘢好唔實在,一個天災嚟到,呢啲數字就乜都唔係。我哋下一代就係想過一個實在嘅生活,唔再係只講經濟,係自己決定自己嘅未來。但當『自決』呢兩個字都被視為邪惡時,呢個就係上一代對我哋嘅打壓,我哋需要反抗」。

設計師Benny

升降機口掛上圓拱形天幕,之後會放映關於環保的紀錄片。

尤其近廿年,滿街的藥房、金行,取代陪伴街坊成長的茶記、小店,他作為小品牌創辦人,深深體會到年輕手作人面對的租金壓力,「我哋係商業社會中,一直被欺壓嘅一群。以前租唔起地舖就租樓上舖,但當後來一樓、搬上二樓,連唐樓樓上舖都afford唔起嘅時候,就發現社會好有問題」。

環視近來街上吉舖處處,業主開始減租,他反而覺得這才是「正常」,認為是年輕人重掌經濟主導權的好機會,「呢個社會的確需要裝修一下,裝修過程好痛苦,你搬屋都知。烏煙瘴氣,但點解要裝修,因為我哋相信裝修後,個地方會變得更好更靚。」

店子另一邊是落地玻璃為背景的休閒空間,舉行各類分享會及放映會,地上放滿多個麻包袋坐墊,讓同路人隨時上來休息或閱讀,賺錢反而非首要,「附近任何人都可以嚟,喺度瞓個晏覺,帶便當嚟食再返工,以攤抖為目的,亦可以睇到如今年輕人嘅設計」。

外面打到催淚煙四起,窩在這兒會否太chill太離地?其實這裏將連續三個月舉行不同主題的分享會,主題都離不開當下時局。第一個月是「另類旅遊」,談近年越來越多人關注的「責任旅遊」;針對全球化議題,例如邀請西班牙人講解為何加泰羅尼亞人要爭取獨立,亦會談談智利幾乎是全南美最富裕國家,如何因為貧富懸殊,迫使人們起革命。

咖啡豆麻包袋內塞滿了回收生果網袋,兩者都是被棄置的東西,放在一起卻成為有用之物。

店子除了舉行提倡環保的另類生活分享會,也出售純素甜品。

第二個月則是「另類生活」,舉行禪修、瑜伽、頌缽聲音治療,「每日起身面對咁多大話,點樣喺面對呢種邪惡之下活得自我、不被迷失」,又會請環保達人分享如何幫襯小店,以交換代替購買,環保過活。第三個月則是「另類親子」,「(反送中)運動開始後,好多家庭因為政治立場相反而爭執,呢啲都係親子問題,我會搵人講吓點處理」;亦會製作木磚積木玩具和咕𠱸大戰,讓小朋友嘗試無電子產品生活。

「我絕對不贊成中立,但我覺得仇恨會掩蓋咗理智,政權好易利用仇恨,任何人無論極度高漲、興奮、憤怒下,所做嘅決定都一定唔係最好決定,有平和狀況才能思考」。而這個空間正是讓人整理身心後再出發。

Benny本身是一位時裝設計師,畢業時因為老師一句提醒,「設計需要顧及社會責任」,改變了他。他由城市回歸郊鄉,在太爺留下的大澳祖屋開設品牌Earth.er,售賣自家設計的環保服飾,當中很多是與東南亞國家農村合作,製作植物染及麻質服裝,一邊到處旅行,一邊學習各種傳統製衣及染布技術,去年更在古巴住了三個月。

老撾、尼泊爾、泰國、古巴、牙買加等地,Benny都獨自揹起背包闖蕩,「好多人話:『你哋啲後生身在福中不知福,你試吓去其他地方……』我就係去過好多地方,見到喺香港嘅不公平,好多好落後嘅地方同香港好相似」。

Benny舉例指,牙買加雖然是資本主義社會,明明土地適合農業,卻被美國壟斷農產品,導致沒有本地生產的農產,貧窮懸殊,貪污嚴重,入黑就要離開,「當香港利益輸送,法治唔再掌控到社會,就出現好多不公義,暴力事件發生時冇警察到場,嘩!呢個就係我去到嘅牙買加,夜晚唔可以出街的地方,你見到警察要掉頭走。」

又例如他到墨西哥時,當地人叮囑他千萬別招惹警察,因為「警察大晒」,「香港如今就好似我當年去嘅墨西哥一樣,呢個唔係我想要嘅城市」。

他的大澳小店以往從未隱瞞政見,甚至是明刀明槍地宣示,無論是六四、雨傘還是反送中,他都會把標語立在店前當眼處,也懶理曾經引來內地客指罵。2017年特首選戰時,門口掛上「我從沒承認這政府是我的政府」表達不滿,又曾寫道「你有權說愛黨,我冇權撐港獨?」提出大大力的質問。最近更請本地刺繡襟章師傅製作一款襟章,上面縫有黃色頭盔及獅子山,寫上「Make love no shoot」及「Hong Konger Forever」語句,鼓勵香港人。

在市區,Benny經常上前線,觀察運動走向,甚至幫助衝衝子逃命;回到大澳的家,卻與藍絲為鄰。他不諱言說,大澳很多街坊都是藍絲,「外面嘅紛亂對大澳影響好細,交通冇點影響,我已慣咗唔搭地鐵,搭巴士,佢哋即使鬧(示威者),鬧完都係轉個頭繼續拆蝦拆蟹」。有趣的是,藍絲街坊知道他出去抗爭時,卻會叮囑他小心、別被拘捕、別受傷,有次一位嬸嬸更主動問他,「點解要出去(示威)」,兩人花上45分鐘討論,「我最後仲向佢道謝,因為我同街坊關係好,大家先會撇除政見,作為人,我哋會融洽相處、互相尊重」。

把目光放回旺角這家店,貫徹了大澳店的裝潢民族風,他形容,一面大玻璃之隔的城市光怪陸離,充滿謊言、拜金主義、令人窒息,他渴望把這裏變成完全相反的地方,重掌經濟話語權。

「都市遊牧」不定期舉行分享會,首個月主題是另類旅遊,打頭陣的是一眾到外地賣藝的朋友講述經歷。受訪者提供圖片

能在旺角提供一個為任何人而設的攤唞空間,實在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