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選要人】
【本報訊】由反送中到抗警暴,逆權運動至今歷時已五個多月,香港人未知黎明何時來到、香港何時光復,目標未達,抗爭戰線不只是街頭,更全方位發展至經濟、國際、文宣等方面,甚至議會亦成為兄弟爬山時要攻下的其中一座大山。有學者分析選舉形勢,今次泛民及非建制能否一舉攻下區議會過半議席,奪回特首選委會117個議席、立法會區議會功能界別席位,將取決於和、勇能否再齊心合作出來投票,將投票率全面推高至六成以上。光復議會今日迎來關鍵一仗,將是人民以最和平方式向政權表態說不——我們與暴政和警暴誓不兩立!
記者:陳珏明
雖然近日抗爭運動進一步激化,但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認為,對區選影響不大,更未見有所謂民意逆轉的情況,「香港民意研究所最新調查,喺12到14號做,仲講緊八成三人認為特區政府要為暴力升溫付很大責任,所以最多只係建制派有機會催到啲票,得票微升」。他不諱言,由反送中到反警暴,一直扣連着整場運動,亦令區議會選舉中的選民更多會考慮政治因素,「當然仲有人係考慮候選人地區工作表現,但亦會有人認為,出嚟投票係一種宣洩,係要投票反對呢個政府」。
冀推高至六成投票率
戴耀廷分析,民主派也有鐵票,他們肯定會投票,故今次選舉的投票率,將取決於幾個光譜下的選民,包括本土派及勇武派、過去只在立法會選舉投票的選民,以及一些中間派,另外還有新增選民,「只要佢哋出晒嚟,就應該有六成投票率,咁就會對非建制派有利,奪得嘅議席可以去到三字頭(300席以上)」,令光復議會不再是夢。
所謂光復區議會,可分為多個層次,當中又有不同的政治作用和意義。最基礎第一級是投票率上升及非建制派獲得議席明顯增加,從而反映民意全面跟政權對抗,打破建制壟斷區議會話語及決策權,甚至因議席逾半而成功控制部份地區議會。
再進一步,就是獲得真正政治力量,只要取得逾半、即227席區議會議席,就可取下立會功能組別中區議會(第一)一席,因該席由民選區議員互選產生,只要非建制派奪得逾半議席,理論上便穩奪該席。現時1,200個選委會議席中有117席由區議會民選議員互選產生,現行選委會制度下,港九區議會佔57席,新界區議會則佔60席,兩個地域各涉及九個選區,故需全港選民一同參與,全支持非建制候選人,才可全取該117個選委議席;若再加上民主派在選委中原有300多席,非建制在選委會內最多可手握近500票,足以左右選特首大局。
如果更進取希望光復所有區議會,取下18區區議會控制權,難度則再增加,因為個別議會有鄉事派當然議員,令要攻下的民選議席增加,料成功達標就要獲得252席,佔民選議席總數56%。由於每個區議會議席數目不同,要令非建制派成為多數黨,更要多區同時發力才能成事。
盡早投票免夜長夢多
他更特別提醒,有別於之前雷動計劃大家要留至最後才投票,今次投票策略應該反其道而行作「黎明行動」,「排隊等票站開門就去投」。他解釋,由於未到最後一刻,選舉仍有變數,包括政府可能縮短投票時間或腰斬選舉,「會唔會只計某時段選票就算呢?為免夜長夢多,越早投完就越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