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政商界之間的互動,近年雖見政界逐步奪回話語權,但隨着今次區議會或出現質變,由非建制派取得過半數議席,本來不夠票數影響特首人選的超級富豪,隨時可「造王」。一直以來,香港特首選舉只是一場假選舉,中央所控制的「鐵票」數目,由2012年梁振英決戰唐英年時可見端倪;在商界普遍由支持唐英年,到最後關頭轉軚,勝出的梁振英只取得689票。
減中央欽點特首鐵票
持續近半年的抗爭,即將在11月24日迎來重要轉捩點:區議會選舉。因為非建制陣營只要取得「過半數」議席,就可破天荒橫掃特首選舉委員會的117個席位;換句話說,代表特首選委1,200席中,區議會的勝利,中央的基本盤會大減117票。
假設今次由非建派陣營取得勝利,中央欽點特首的「鐵票」,就會由689票減少117票,變成572票;或者777票就會減少117票,變成660票。考慮到中央不願打一場沒有勝算的選戰,很大可能派出一個比較接近唐英年路線的人物,與商界走得更貼近。香港有很多都市傳說,有指某位超級富豪可控制近80票,再加上其他超級富豪的影響力,大膽推斷這班人控制約100票至150票也不算誇張。如傳聞屬實,至少中央不會再肆無忌憚地硬推送中條例。
當然,中央絕不願意見到事情向這個方向發展,於是就出盡奶力去谷選票,扶植一班質素低、無主見的民建聯、工聯會、經民聯、新民黨、自由黨和假獨立候選人。
多月來和理非與勇武未有割席,但在區選臨近之際,卻開始有人呼籲投白票、棄泛民、勿吃人血饅頭云云。積極發聲的人有梁振英,也有黃洋達,也有一些打手;背後的陰謀,說穿了就是既得利益者害怕失去優勢。縱使未來政局發展,也遠遠不及大部份人所想,但民主從來不是一步到位,要改變現況,謹記11月24日出來投票,用選票說話,齊把香港調節至一個相對平衡局面,公投表態,拒絕香港成為扯線公仔。
十一少
http://fb.com/11mi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