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高充撐場面 拖垮二三線城市

鬥高充撐場面 拖垮二三線城市

中國過去數年無數摩天大樓拔地而起,各地不斷刷新城市天際線。因地方政府希望藉「第一高樓」撐場面,在政策上鼓勵地產商興建。2018年中國已有686座超過200米高樓;全球十大摩天高樓,有近半在內地。世界高層建築與都市人居學會去年曾預測,隨着中國越來越多金融管制及趨保守的財務政策,高樓興建速度或放緩。

全球十大高樓 內地佔半

世界各地對摩天大樓的定義不同,在中國達100米以上的建築物屬超高層建築;日本、法國則定為60米,美國則為152米。現時中國最高的大樓是2015年完工、高632米的上海中心;高600米的深圳平安國際金融中心則排第二。中國高樓的建設速度在世界數一數二。2018年全球有230棟高度逾200米的摩天大樓竣工,中國佔六成,而單在深圳已有12座,比美國全年竣工總數10座要多,深圳更連續兩年蟬聯新摩天大樓數量最多城市。

在寸金尺土的大城市興建高樓,既可節約土地資源,另一方面亦可提高城市影響力,促進招商。但內地不少地方政府着眼爭取政績、撐場面等,制訂政策鼓勵興建高樓。結果除北京、廣州、上海等大城市的部份摩天樓,大部份二三線城市並沒獲得真正效益,甚至變為負擔。例如佛山的國際商業中心,在興建中資金鏈斷裂,六年後以兩億人民幣(約2.2億港幣)低價拍賣,但無人問津。
界面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