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率勢惡化 掀減租潮

失業率勢惡化 掀減租潮

【本報訊】相比樓宇買賣,租務市場更貼近本地經濟。本地失業率升至3.1%,以現況推斷,倘政治紛爭不解決,惡化機會較大。香港太依賴自由行或中國客,這個模式本來已進入轉型階段,早在4月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成重災區,銷貨價值跌11.4%;近期社會爭議只不過提供了畫面。

即使未面臨倒閉及裁員潮,未來薪金升幅成疑,減租壓力首先出現在零售舖及寫字樓上;住宅遲早要面對,要麼租金回報下降,又或是樓價下降。

至於樓價,過去10年香港受惠量化寬鬆及制度差異,令香港樓價一躍而成世界最貴樓市。聯儲局近期疑似QE4令市場期待,惟官方否認下不可能大規模進行。

更重要原因是,港樓受歡迎的原因是制度上有差異,有法治及合約保障權利,不會無故被拆遷,再於投訴時遭暴打被消失,吸引大量資金南下買樓。

近日政府回應社會運動的表現顯示,這個情況或者有變,失去制度差異優勢,甚至連本地人亦有走資潮;內地「身體最誠實」的資金,恐怕對港樓的熱衷不及過去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