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區議會法定職能受《區議會條例》規限,在香港政治架構中雖只是區域諮詢組織,並無法定權力,但屢屢遭政府利用作政治工具,曾多次成為「民意先頭部隊」,由各區區議會主席以聯合聲明等方式,為政府具爭議的政策措施背書表達支持。
主席聯合聲明撐送中惡法
今次反送中惡法引來百萬計市民上街遊行,民意非常清晰,惟全屬建制派的18區區議會主席,卻在今年5月中發出聯合聲明,不但支持修例,更贊同政府不再糾纏草案委員會程序,將草案直上立法會,換來多區民主派區議員抗議。
林鄭發表《施政報告》亦獲18區區議會主席協助塗脂抹粉,去年10月時便聯合回應,對《施政報告》中的政策措施表示歡迎,又大讚各司局長馬不停蹄區訪,「欣悉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對此作出積極的回應,顯示政府重視市民的意見,與市民同行」。
過去多項極具爭議的政治事件,18區區議會主席也曾無視民意反對,全力為政府保駕護航,包括2015年政府公佈假普選政改方案,18區區議會正、副主席與林鄭見面討論後達成共識,隨即發聯署聲明支持方案;2016年宣誓風波再引發人大釋法,18區區議會主席也發聯合聲明,強烈譴責青年新政梁頌恆及游蕙禎宣誓時用字侮辱國家及國人,要求他們收回言論和公開向全球華人道歉;而2017年政府公佈一地兩檢方案同日,18區區議會主席也即發表聲明表態支持。
■記者陳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