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俗稱太陽花,菊科向日葵屬,學名是Helianthus annuus。向日葵的種類非常龐雜,但都會用Helianthus一字,我們日常用於插花和獲取葵花籽油的是annuus這一個「種」(species),annuus是一年生的意思,即是只生一季的向日葵品種。
俄羅斯國花 負榨油重任
向日葵原產自美洲,七十多個種類大都是出自中北美,只有幾個品種才出自南美,也因為如此,比起其他的南美作物如番茄、玉米等,要遲一點才登陸歐洲。向日葵剛開始被帶到歐洲時也是以觀賞為主,也有間中食用其種子的(葵花籽)栽培,仍未是以榨油為目的而大量生產。十七八世紀的大航海時期,荷蘭是繼西班牙及葡萄牙之後興起的航海國家,但她不愛佔領殖民,反而是藉着高超的航海技術及生意手段去大做貿易,在異國得到的花卉都變成鹿特丹的搶手貨物,相傳俄國的彼得大帝微服出遊到荷蘭學習造船工藝時,初見向日葵便即深深愛上,帶回俄國,成為俄羅斯的國花。跟着俄國便開始大規模栽培這種能快速結籽的花卉,以求榨取植物油,向日葵正式以經濟農作物的身份登場。俄國幅員廣大,但夏季時間短促,大豆花生一類南方榨油作物都不大適合當地栽種。而粗放不用管理,又耐旱的向日葵更適合東歐的國家栽培,現在生產最多葵花籽油的國家仍是烏克蘭與俄羅斯,反而源出美洲的向日葵要到二十世紀才由當時的蘇聯引回美國栽培產油,但到現在仍不普及。
除了食油,向日葵另一商業價值就是切花市場,酒店餐廳的日常裝飾,以至展覽及宴會,都愛以這種極具陽光氣息的花卉作主題。跟產油的高大向日葵品種不同,切花用的向日葵要的是較小而渾圓的形態,不能有分枝的花頭,也有更耐插及大小更一致的特性,而最難的問題就是要減少花粉出現。近代的切花向日葵品種經雜交改良後,已能克服上述的種種問題了,而且更出現了黑輪短瓣的矮性品種而更受歡迎,也有適合盆栽種植,只有一呎高的侏儒種。其實香港也曾經有花農嘗試大規模生產高質的切花種向日葵,小時候我家附近有一大片緩坡上的農田,因為貧瘠缺水而荒廢多年,但無山無樹日照異常充沛,以前的人只能種種番薯花生。到了90年代初,有一位花農租用了這數十萬呎的農地投資種花,春夏種向日葵,秋冬栽劍蘭百合。那時我剛好升上大學,便經常在向日葵田上遛達拍攝,在日暮之時靜靜看着一望無際的花海入黑。可是,花農的生產日益增加,附近的鄉村流氓便開始勒索恐嚇,要分一杯羹,花農不堪壓榨,最後惟有搬回大陸生產,向日葵花海在我家只出現了三數年便沒落。
到了我自己開辦農莊時,一為招徠,二為欣賞,也會間中栽種一二行向日葵,看着壯碩的太陽花整齊的向着旭日,工作的士氣也特別高昂。特別是夏末秋初下種的一批向日葵,在秋天乾燥又日照充沛的天氣下會長得特別漂亮,而且留下來的枯乾花盤會帶着的葵花種子,偶爾會引來一批綠鸚鵡(亞歷山大鸚鵡)來探訪,為農莊增加自然的喧鬧。
向日葵光輝 照耀港區選
向日葵的花語是「信念、光輝、高傲」,也是幾年前台灣學運的象徵,代表學生的奮鬥與光輝信念,要改革社會的不公。今天是香港區議會的投票日,希望大家勇於改變,讓我們這個城市也再次開出一片黃色花海。
撰文:坪原猴
新界邊鄉成長的野猴子,拾起父母的鋤頭想保着最愛的農村風光人情,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有赤腳走阡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