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果嶺村位於藍田麗港城與油塘之間,約200年前已有村民居住。據知茶果嶺因山形似茶果而得名,昔日與牛頭角、茜草灣和鯉魚門合稱四山,現時村內是寮屋區,鐵皮屋建得密密麻麻,又有天后廟、鄉公所等建築。茶果嶺曾是石礦場,舊立法會與中銀大廈都以採自茶果嶺的石材建成,至二十世紀茶果嶺又被發現有優質的高嶺土,村民轉為燒製陶瓷。時至今日,村內每年仍舉辦天后誕、魯班誕等傳統節慶,是一大特色。
「合義龍」曾叱咤風雲
《蘋果》隨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洪松勳遊走茶果嶺村,經過茶果嶺大街入村,所見昔日兩旁的商舖已十室九空,但仍可見當年店舖多是前舖後居設計。村內的四山公立學校,早於1952年開辦,據介紹是當年鮮有提供小五及小六班級的學校,如今校舍已荒廢。
村尾有一座悠久歷史的天后宮,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據稱該廟原址位於茜草灣畔,興建年份可追溯至光緒年間,但至1948年因興建油庫,舊廟搬至茶果嶺村。重建的天后廟保留舊廟的部份材料,包括大門兩扇的木雕佛像,天后宮內亦供奉魯班,每年農曆3月23日天后誕是茶果嶺最大的節日。天后宮附近有一塊「風水卵石」,相傳拜祭該石可以連生貴子。
此外,巨型龍舟「合義龍」亦是村內一大特色,它曾在上世紀的龍舟比賽中叱咤風雲,橫掃多屆冠軍,現擺放在村公所附近供人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