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自2014年首度提出後一直沒有寸進,直至今年因為《逃犯條例》修訂觸發反修例運動,隨香港局勢在中國企硬「止暴制亂」的立場下持續升溫,美國國會本月加速通過法案,眾議院在一日內表決通過參議院批出的「減辣」版《人權法案》,有意見認為國會期望以最快速度提交法案予總統特朗普簽署,並故意以記名表決方式,以壓倒性支持通過法案,藉此向特朗普表達強烈訊息,要否決法案並不容易。
參議院於香港時間20日清晨通過法案後,外界預期參眾兩院需時就通過的不同版本作出協商,但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一日內決定直接取用參議院版本,並在21日清晨在眾議院表決,終在417票贊成、1票反對的絕大比數下獲通過,法案將提交予總統特朗普簽署。
跨黨派支持 特朗普難否決
有知情人士指,佩洛西一日內決定取用參議院版本,是要表達通過法案為國會當務之急,希望本周推動程序,以期國會在感恩節長達一周的假期前通過法案後交總統簽署。基於潛在的否決風險,今次更有別於10月時的簡單口頭表決方式,故意改以記名表決,以確實數字向行政機關顯示法案獲大多數人支持。
據了解,有國會議員曾建議香港有份參與游說的團體及人士去信佩洛西,請求對方採納參議院版本,佩洛西亦將採取最後一步向特朗普施壓,料會就《人權法案》舉行聯合簽署儀式,令外界聚焦於特朗普將法案正式成為法律的責任。
「香港監察」受託人Aileen Calverley接受《蘋果》查詢時指,以共和黨為多數的參議院通過法案,已反映白宮「開綠燈」,眾議院又再一日內在跨黨派支持下通過法案,顯示特朗普難以拒絕簽署。曾到美國參與游說的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發言人張崑陽指,參眾兩院都有大比數議員贊成法案,由共和黨控制的參議院更有53名議員聯署,包括該黨領袖麥康奈爾,「所以特朗普要否決有一定難度,如果唔係好難對黨內嘅人交代」。
■記者梁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