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經常不斷地自誇,其貿易戰戰略旨於收窄美國貿赤,但事實證明,總統的策略行不通。最近美國商務部公佈,今年首三季美國商品和服務貿赤按年升5.4%。數據清楚顯示,特朗普將無法縮減貿赤,為甚麼呢?
特朗普與許多商界領袖,對國際貿易擁有很強烈意見,特別是美國外部平衡。特朗普深信外部赤字的弊病,源於外國人操縱滙率、實施關稅、竊取知識產權及不公平貿易等做法。這想法凸顯特朗普和商業領袖犯下典型的「合成謬誤」。
焦點應是國內經濟表現
以重商主義來看國際經貿及經常賬,實屬錯誤。美國自1975年起,外部平衡每年均錄得赤字,「美國製造」使國家儲蓄匱乏。為正確地看待平衡,焦點應是美國國內經濟表現。
經常賬就是私人儲蓄與投資差異,跟公共儲蓄和投資差異,兩者相加的結果;當一個國家錄得外部平衡赤字,該國只能夠向別國、特別是外部平衡錄得盈餘的國家貸款融資。
本人與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經濟學研究所、全球衞生研究所,以及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商業企業研究員Edward Li共同研究發現,於1973年至2018年期間,美國經常賬赤字累計達11.488萬億美元,美國儲蓄總額較投資活動少11.417萬億美元。美國私人儲蓄錄盈餘,即私人儲蓄超越私人本地投資活動,實際上是收窄了經常賬赤字。
另一方面,政府在美國投資活動遠多於政府儲蓄,並引致財赤。換言之,美國經常賬赤字是由聯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財赤而起;若撇除美國私人儲蓄累積的巨額盈餘,美國自1973年起累計經常賬赤字,將多過紀錄近兩倍。
這分析帶出簡單的含意,特朗普只懂發動貿易談判、無法解決美國經常賬問題,美國經常賬赤字正正反映美國儲蓄貧乏,但華府無視真正的財赤問題。
Steve H. Hanke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應用經濟學教授
本文轉載自美國《福布斯》雜誌
作者Twitter賬戶:@Steve_Han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