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上海,辦事辦得很忙,靜下來才想起看看香港新聞,炮火連天。
上海的朋友知道香港亂,但不知道香港有多亂,怎麼亂。我便把些新聞片段給他們看。這自然是我們用境外電訊公司數據漫遊的好處,雖然貴一點,但沒有網絡封鎖,到了些銅牆鐵壁的地方,有一種躍馬揚鞭如入無人之境的痛快。這一點,跟外國公司駐華機構工作的人說起來,感觸最深,一國兩制,一網兩制,所以,不要動不動就說要用哪裏哪裏取代香港,建成跟香港一樣的金融中心,只要根本制度不同,就沒法取代的。
這就像前兩天跟一個上海朋友說起「國際上」這三個字,他說我說得太籠統,因為全世界不是個個跟中國過不去的,我說的這個「國際上」,不過是歐美西方國家,不代表全世界。我說當然不是全世界,還有非洲國家,太平洋島國等等,但如果只對着這些「友邦」,你爭做什麼「國際金融中心」?「國際金融中心」要求的主要對象恍是這幫國家嗎?那朋友聽了便不響了。他退休了,常出國旅行,中國護照免簽證的國家大部份他沒胃口去,想去的地方又必須要搞簽證,手續好辦難辦不是問題,問題是不辦手續,不申請出不去。他知道我說的「國際上」,就是他夢想有朝一日可以免簽證去的那些國家,跟這些國家可以玩在一起,才可以體現價值,才算真正的「國際化」。不然,不過是個山寨王而已。
說到這裏,知道說不下去了,便轉換了一個話題,講今年大閘蟹真的不錯,不如相約再去一次陽澄湖。氣氛就此鬆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