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由貿戰棋子變危險因素

香港由貿戰棋子變危險因素

【本報訊】時事評論員林和立向《蘋果》分析指,參議院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相信北京會更認為香港有外國勢力介入,將對香港更加強硬,示威者或會認為獲得美國支持,繼續勇武抗爭,但現時仍未能看到香港亂局有解決的一日。

中美貿易協議恐擱置

林和立相信,中國會視美國利用香港問題施壓,中美貿易戰第一階段相信未必能如期於下月簽署,極可能延期甚至擱置。他相信中國在國際層面對美國的做法未必會有具體行動,只會用言語威嚇。不過,他認為香港成為中美兩國博弈戰場,中國對香港的政策會因《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變得更強硬,視香港情況為美國介入的顏色革命,從近日法工委對本港法院的批評可見一斑。

對香港示威者而言,林和立相信會是一大鼓舞,他們將繼續透過不同抗爭活動向香港政府施壓,但相信香港問題仍未見到解決曙光。林強調,就算《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通過,亦未必會影響《美國──香港政策法》,原因是香港作為獨立關稅區是兩國利益所在,不會輕易打破。

路透社分析指,美國本來視香港只是一隻談判的棋子,但現在國會推動《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為總統特朗普在貿易戰談判中增添不少壓力,香港由棋子變為「危險因素」,特朗普以往想用和談解決貿易戰作為連任籌碼,但目前中美兩國膠着,《人權法》會令特朗普心存顧忌,擔心發表強硬措辭會激怒習近平。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者時殷弘認為,中國有方法反制,如對美國施以強硬的貿易管制或關稅,在朝鮮與伊朗問題上堅決不與美國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