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劍郎(原名巫雨田)是粵劇界一線小生,現任八和會館的副主席,行內人都稱他田哥。入行五十多年的田哥,由「下欄」做起到現在名成利就,全靠堅毅意志,他力撐粵劇在香港有發圍,更說:「啲人話做戲搵唔到食,呢句話好錯!」近二十多年來,他還不時到不同學院推廣粵劇,希望可以散播種子,教導年輕人認識粵劇。
撰文︰祖李
攝影︰周樂桓
現年69歲的新劍郎,在中學畢業後就入戲行唱粵劇,在粵劇界已經歷五十多年光景。田哥日前接受《蘋果》專訪,原來他在小學五年級時,最大的娛樂就是跟父母到戲棚睇大戲,自此與粵劇結下不解緣:「嗰陣大戲係主流,我睇完好鍾意,返到屋企會攞住支棍嚟舞。有年暑假我好快做晒啲功課,媽媽提議我不如去學做大戲。」田哥由低做起,短短三年已有機會踏台板︰「我一出嚟就做『下欄』,有對白,唔使做最低層嘅『趯兵』。」
老倌合作似踢波
田哥曾與不少粵劇老倌合作,包括汪明荃、羅家英及阮兆輝等,他以踢足球作比喻︰「一隊足球隊可以海納百川,因為大家有咁嘅質素,就算之後要踢世界盃,喺唔同球隊收啲球員返嚟,佢哋又可以融合。做戲一樣,大家有咁嘅級數,好快磨合建立默契,同唔同演員仲有唔同火花。」
粵劇豐富了田哥的生命,除了地位,還有社會人士的認同:「你要好愛呢門藝術,先可以堅持行落去,尤其以前乜資源都冇,當你地位未上到好高時,好易放棄,要捱!去到某個階段,唔會再跑龍套,又要自己置裝,但人工又唔太高,呢段日子係艱辛,但亦令我學識珍惜,因為一切得來不易。」
學三年可以上台
從前入行艱難,田哥表示現在年輕人入行比過往容易,不同地方也有戲曲課程︰「一般學員學三年都可以上台,啲人話做戲搵唔到食,呢句話好錯!𠵱家普通售貨員得萬幾蚊人工,做成十個鐘,我哋一場戲,化妝到演出只係五個鐘,最平人工嗰個,都差唔多500蚊一場,你一個月開到二十幾日工都唔錯啦!加上粵劇係夜晚做,其他時間你可以兼職。」
近二十年來,田哥不斷到各大學院推廣粵劇,目的為培養一班有質素的觀眾︰「最重要係傳承,要教導年輕人認識粵劇,令佢哋成為觀眾接班人,我去小學演講,散播種子,希望15年後佢哋會買飛睇戲,咁就成功!」田哥下周將為第一屆「香港粵劇金紫荊獎」做評審:「係第一次向業界頒獎作鼓勵,老倌唔可以參加,要畀新晉肯定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