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格涅夫筆下的香港 - 古德明

屠格涅夫筆下的香港 - 古德明

過去五個月,不少反暴政者以武犯禁,香港偽政府實行恐怖統治,遣黑警四出剿民,還譏之為「暴徒」、「垃圾」、「曱甴」等。最近抗暴犧牲的大學生周梓樂,又使人想起屠格涅夫的一篇散文《門檻》。

《門檻》的背景是一棟大屋,前門狹小,門檻特高,門扇大開,門前站着一位年輕女郎,門後一片漆黑,傳出一副深沉的聲音:「門外那人,你想跨過這門檻,可知道門後等待你的是什麼?」「我知道。」「是寒冷、飢餓、仇恨、嘲諷、蔑視、咒罵、監禁、疾病甚或死亡,知道嗎?」「我知道。」「還有被所有人唾棄與無窮的孤獨,知道嗎?」「我知道,也準備抵受一切痛苦與打擊。」「打擊者除了你的敵人,還有你的家人與朋友,知道嗎?」「知道。即使是親友的打擊,我也願意抵受。」「好,你還準備犧牲自己嗎?」「不錯。」「你甚至不辭做個無名犧牲者?你會死亡,而不會有任何人曉得,不會有任何人尊敬或紀念,知道嗎?」「我不求人感激,不求人同情,也不求名聲。」「你願意犯罪嗎?」「不錯,我願意犯罪。」女郎說到這裏,低下頭來。門後那聲音沉默片刻,終於說:「那麼,進來吧。」那女郎跨過門檻,一幅厚厚的門簾隨即落下,門後同時有人說:「一個獃子。」另一人回答說:「一位聖人。」

《門檻》寫於一八七八年,那棟大屋比喻沙皇治下的俄國。但是,一百四十年之後,文中所述,分明是今日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