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人夜潛污水渠逃出圍城

14人夜潛污水渠逃出圍城

【月黑高飛】
【本報訊】理工大學被警方圍堵三天後,被困的人不斷想方法逃走,昨日有人想經由地下污水渠走出校園,但最後失敗,逾50人不適,消防及救護員到場,部份人需送院。當中曾走入污水渠的人表示,他們已無路可走,只好冒險一試地下通道。至晚上8時多,有14人經地下水渠成功逃出理大。工程師指出,地下污水渠屬密閉空間,充滿各類有害氣體,在沒有足夠裝備下進入會非常危險。
記者:麥志榮

被困理大的人千方百計逃走,包括從天橋游繩而下、爬牆及攀鐵欄等。據了解,被困的人本周一已開始研究經污水渠逃走的可行性,有人將李兆基樓地下一個污水渠蓋揭開,並商討由地下污水渠離開,但一直未有實行。到昨日凌晨,有一批人終於嘗試爬入污水渠。

逾50人爬入污水渠後現低溫症症狀,救護員用錫紙及毛氈包裹他們協助保暖。何家達攝

消防員昨晚進入理大污水渠搜索,證實無人被困。許頌明攝

有人逃走失敗患低溫症

至昨晨8時許,消防處接報理大李兆基樓懷疑不明氣體洩漏,於是派員到場。逾50人感到不適在李兆基樓聚集,經初步治理後發現大部份人均出現低溫症症狀,亦有數名人士擦傷或扭傷,救護員其後用毛氈及錫紙包裹患者身體,為他們保暖,並設立分流站。理大外有10部救護車停泊,將傷者分流到多間醫院。有20人在尖東救護站外等待,他們離開理大時,由警方安排登記資料才獲放行;理大內有傷者經治理後拒絕送院。

現場一度有消息傳出,多人疑進入污水渠後失蹤,消防派出蛙人多次落渠搜索近兩個多小時,未有發現。據悉,試圖爬進水渠逃走的人最終都不成功而折返。

一名曾進入渠道而折返的人向記者表示,他們曾嘗試以兩人為一組,圖循渠道離開理大校園,但因「太臭」被迫在校園內另一個渠口爬出。渠內環境複雜,而且很厭惡,不過他們真的無路可走,向外界求救,外界亦幫不到,他們亦不想被捕後遭警方武力對待,所以雖然明知爬渠有風險,仍決定一試。

晚上8時多,理大李兆基樓地下,17名被困人士再嘗試經地下水渠逃亡,其中3人臨時怕危險而放棄,其餘14人繼續行動,未幾14人透過社交平台報平安。

密封空間或佈滿毒氣

資深工程師倪學仁表示,地下污水渠及雨水渠均屬密閉空間,可能有各類有害氣體,污水渠更幾乎一定有沼氣,危險性頗大,不時都有工人發生意外事故。勞工處對進入這些地下渠道工作訂有安全指引,進入前必須用儀器測量是否有有害氣體,然後用氣泵將新鮮空氣泵入渠道沖走有害氣體,而進入渠道的人須配備氧氣裝置及繫上安全繩,因為渠道內一氧化碳濃度高,一氧化碳無色無味,易令人在無防備下暈倒;地面上亦須有人把守,出事時將人拉出來。

倪表示,示威者配備有防毒面罩,可過濾部份有害氣體,但時間一久,功效便可能減弱,而且渠道內可能氧氣不足,可令人暈倒,防毒面罩亦預防不到。污水渠內的水量因時間而不同,例如早上及晚上最多人煮食及梳洗時水量最大,凌晨時分水量應較少,但進入的人可能弄濕了衣服,又進行劇烈運動,或因此出現低溫症。

醫管局表示,多間公立醫院急症室於昨晨合共接收了約80名來自理工大學的傷者,其後醫管局重大事故控制中心再接獲消防處通知,遂派出緊急醫療隊到場協助分流傷者,約有200名傷者陸續分送12間公立醫院處理,包括伊利沙伯、廣華、聯合、將軍澳、屯門、威爾斯及瑪麗醫院等。而警方前日圍困理大期間,單日狂轟1,458發催淚彈、1,391發橡膠子彈、325發布袋彈及265發海綿彈,不少抗爭者受傷,另有六名警員受傷。

有人在逃出理大期間被警員截獲。黎樹雄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