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班學生球員而言,籃球或佔據其中學生涯的大部份時間,他們過往所擔心的亦只是如何提升球技,為學校爭標。不過,香港今夏開始政局不穩而導致抗爭活動不絕,上月曾經傳出香港學界體育聯會將取消所有甲組球類賽事的消息,精英賽亦遙遙無期,未知的前景教一班學生感到迷惘,因學界賽事取消而頓失目標,亦怕中學生涯的回憶留下一片空白。在暴政之下,年輕人曾高呼「四大賽事,缺一不可」,誓要捍衞學界球員比賽的權利。
記者/攝影:許嘉明
吳欣潼 協恩中學隊長
協恩中學為學界女籃霸主,上季在九龍區D1學界女籃A Grade決賽擊敗寶覺後,已寫下14連霸的佳績,在精英賽亦所向披靡,過去10年都打入決賽,而且只曾於11/12球季不敵中華基督教會桂華山中學,其餘九次皆摘下桂冠。
外界常道她們是「神之隊」,但其實協恩眾將皆為普通女生,只是全隊在背後付出比他人更多的汗水去練習。隊長吳欣潼直言:「對住隊友,仲對得多過屋企人。」
背負協恩之名而戰,要捍衞球隊的榮譽,自然要付出更多。今年將畢業離隊的隊長吳欣潼直言,在協恩的六年間,逾七成時間皆與籃球隊一起度過:「除咗校隊練習,出到去(甲組)都係同番呢班人一齊練,我投放喺協恩籃球隊嘅時間仲多過讀書。」她續指在效力的甲組球隊偉邦練習得太晚,甚至跟家人相處的時間亦不多:「有時練波練到好晏,基本上返到去屋企人都瞓咗,對住隊友仲對得多過屋企人。」
精英賽的開賽時間遙遙無期,吳欣潼坦承擔心付出的努力付諸東流,但她表示要好好準備自己,應付未來的人生:「如果精英賽取消,我會唔開心同覺得可惜,因為精英賽係一個好大嘅舞台,畀學生球員去表現自己。我覺得大家咁努力練波,就係為咗打精英賽。不過驚嘅同時,我哋都要隨時準備開波。」
望領軍延續霸業
代表協恩出賽,對吳欣潼而言是一個學習的階段,她希望在最後一年的學界賽中擔當領袖角色,完成球隊的傳承:「可能中一入嚟係俾人帶住,要向師姐學習,而我去到中六就係要做番呢個角色。學咗咁多嘢,就要畀番咁多出嚟。」
這位射手更笑言,今年在陳欣汶和劉芳盈等人離隊後,自己亦應挺身而出:「我哋今年走咗好多主力,自己嘅責任大咗,要做嘅嘢比上年更多。不過今年係我最後一年代表協恩,無論係學界或所有籃球比賽,對我嚟講都係一個好好嘅回憶。」然而,能否繼續領軍稱霸,除了努力,還要聽天由命。
朱耀明 英華書院教練
假如大家看過寶覺中覺女籃的賽事,相信會對其主將潘頴雅留下深刻印象,這位18歲後衞去年未能帶領寶覺在協恩手上搶走九龍區D1學界冠軍,她在早前聽到學界A Grade賽事有機會取消時直言:「咁樣比輸畀協恩更大遺憾,因為連試嘅機會都冇埋。」
大家對潘頴雅的印象應是身披寶覺球衣作賽的畫面,但她透露在四年前為了打學界賽才轉校:「我由小四開始打波打到小六畢業,不過原本升讀嘅中學冇女籃隊,只可以喺午餐時間同男仔一齊打波,都會諗自己點解冇得打學界?」直至中三,潘頴雅因參加青訓而獲得轉校寶覺的機會,她笑言:「嗰陣心血來潮想打波,就去參加青訓,之後為咗籃球就轉去寶覺。有時都會諗,我係咪浪費咗三年時間。」
心血來潮重拾籃球,潘頴雅卻未有輕易再放下,只因自己喜歡這項運動,想變得更強︰「我唔係為咗出名而打波,我想求進步、想代表香港出賽。」找到目標後,她亦學懂為之付出:「我𠵱家18歲,籃球佔咗我人生嘅四分之三。我逢星期一至日都對住籃球,籃球喺我生命中係個男朋友咁。」潘頴雅笑指自己讀書成績不好,父母亦鼓勵自己為興趣而努力。
今季最後機會
潘頴雅下季便會超齡,今季是她最後一次出戰學界的機會,早前聽到學體會有機會取消所有A Grade球類賽事時,她坦承極擔心:「社會運動出現後,啲人就傳學體會取消學界,我好唔開心,因為今年係我同好多轉校過嚟嘅隊友最後一年,取消咗嘅話比輸畀協恩更大遺憾。」她續指寶覺早前更特意在校舉辦3日2夜的訓練營,只為備戰學界賽,假如學界及精英賽取消,一切心血亦會浪費:「大家練波係為咗贏九龍區冠軍。不過學界又唔知係咪取消,都有人諗到底練波係為乜?」
雖然未知學界賽事會延期至何時,但潘頴雅直言籃球路仍很長:「轉嚟寶覺之後,我知道咩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如果冇付出就冇家陣嘅成就。我想繼續變強,好似卓婷同李祉均咁,成為女籃頂級嘅得分手。」
黃雅亭 香港真光書院中六生
今年的「升班馬」香港真光書院,並非港島區D1的爭標分子,對於中六生黃雅亭而言,為學校贏得前三並拿下精英賽的入場券,可謂機會渺茫。不過,這並未有影響她對籃球的熱愛,因為在日復日的練習中,讓她與隊友留下難以磨滅的快樂回憶。
今年學界開鑼之時,香港真光書院的主將葉坤霖便因膝傷而提早收「咧」,令球隊只剩下六人苦苦支撐。其隊友、就讀中六的後衞黃雅亭直言,打球難免受傷,但為了籃球,一切皆值得:「我試過一年內四度拗柴,左右腳各兩次,嗰時為咗醫好腳傷,需要不斷睇醫生同物理治療。不過為咗打學界,我覺得一切都值得,因為呢啲係難以取代嘅回憶,無論為咗自己或隊友,都值得咁樣做。」打球並非強隊專利,對於黃雅亭而言,每年的學界皆為自己最期待的賽事︰「學界係中學嘅大型賽事,有固定嘅比賽數量,相反馬拉松就係淘汰制,而且比賽時間只得兩節,我哋從中吸取嘅經驗有限。假如學界取消,我哋會失去回憶同青春。」
打球學會堅持及溝通
練習既沉悶又辛苦,但有一班隊友共同進退的話,對黃雅亭而言也不致於太難捱,她笑言過去遇上不少低潮,但慶幸一班隊友仍在身邊支持自己:「球隊多次易帥,加上家陣社會嘅轉變,都令我哋無所適從。球隊有好多人都感到心情低落,但我哋互相扶持,最終一定可以打起精神。」她續指,除了校隊每周三天的恆常練習外,她和隊友亦會自發加操,希望能增強默契,她笑言:「溝通好重要,我哋唔識讀心術,要講出口先能夠畀對方知道自己嘅想法。」
除了友誼,黃雅亭在球場上的最大收穫是學懂堅持,她透露自己從小五開始打球,縱使技術未算了得,但多年來仍未有放棄的念頭,只因自己真的喜歡籃球這項運動:「我曾經連坐幾場冷板凳,可能我落場會令球隊輸波啦,不過因為咁令我知道自身不足,以後勤加練習,畢竟練到嘅都係自己嘅收穫。」
朱耀明 英華書院教練
朱耀明教練自2004年起執教英華書院,在這15年間為本地籃壇培養出不少人才。對這位桃李滿門的名帥而言,若果學界籃球賽取消的話,「對英華的影響會幾大」,因為舊生對中學生涯的回憶,都是由一場場的學界賽事譜寫出來。
英華體育風氣旺盛,籃球更是校內最受歡迎的運動之一,每逢大賽皆動輒過百人到場支持。學界賽事對朱sir而言,更是聯繫舊生的渠道:「對英華嚟講,冇籃球(學界賽)影響好大,假如球隊有機會打入修頓等大場,可能好多舊生都會到場支持,係一個令眾人聚首嘅機會,令到大家對英華嘅歸屬感變強。」的而且確,英華在17年曾舉辦200周年校慶的籃球賽事,當時修頓場內星光熠熠,如鄭錦興、鄧志恆、陳張敏、周家駒等人皆有現身,陣容堪比甲一賽事。
擔心學生失目標
作為學界傳統勁旅,英華在九龍區D1學界賽事穩佔三甲之位,近10年只曾於14/15球季得「梗頸四」而失去精英賽資格。朱sir笑言,不論師生對學界賽事都留下深刻回憶,每當碰頭亦會回想當年:「大家不時會提起以前嘅比賽,如邊個打得好而贏,邊個發揮差連累球隊輸波,無論師生對學界賽事嘅回憶都好濃厚。」朱sir續指,球員為籃球付出良多,如學體會取消精英賽,或會令他們目標頓失:「鍾意打波嘅學生都想打精英賽,除咗鋪天蓋地嘅宣傳,更希望參加學界最高水平嘅賽事。球隊今年未知攞唔攞到精英賽資格,但如果精英賽取消,令佢哋連爭取嘅機會都失去的話,球員絕對會擔心。」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除了教授球技,朱sir亦希望在籃球場上教懂學生們做人的態度:「結果係點冇人知。不過你要做嘅,係先盡力做好本份。」雖然學界生涯有限,但這位嚴師直言眾人的籃球生涯不只得學界,因此球員亦需時刻裝備自己:「即使之前學界停賽,我哋都要照常練習。我哋唔可以睇到事情有希望先去嘗試,而係準備好自己去迎接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