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校長通宵接320「仔女」

53校長通宵接320「仔女」

【營救行動】
【本報訊】理工大學抗爭者慘被暴警圍困多日,彈盡糧絕,筋疲力竭。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前晚聯同53名中學校長趕赴理大營救,在催淚煙中接走大批18歲以下學生及青少年,飽歷巨變的學生見到校長時情緒激動,部份更忍不住相擁落淚,首輪行動由前晚至昨清晨,歷時約七小時、共接走約320人。葉建源承認有青少年不願離開,至昨早仍在死守,不想離棄同伴盼齊上齊落,昨午再有校長進入理大接人,陸續有未成年學生在校長陪同下撤離,有人承認「好攰」無法堅持,對留守者感內疚。
記者:周婷 鄧力行

葉建源聯同學界前日與警方磋商,警方承諾青少年可在校長陪同下,經指定路線離開理大。葉澄清,跟警方共識的接人方案經多番磋商及修訂,最終方案是但凡18歲以下的青少年願意離開,任何中學校長或葉本人也可陪同,撤離對象不局限於中學生,亦不一定要原校校長接人。

一眾中學校長連續兩日進行營救,多名18歲以下青少年由校方人員帶離理大。何家達攝

離開理大的少年須接受警方搜身及登記身份證始獲放行。梁瑞帆攝

有警員手持AR-15實彈槍戒備。路透社

葉建源:佢哋聞唔少催淚彈

葉建源稱,接人過程中校長們都「聞咗唔少催淚彈」,與校長們在理大教學酒店唯港薈聚集等待入校時,酒店大堂亦充斥催淚煙氣味,而昨日理大情況「大家都知有風險」,對於大量校長在短時間內出動營救學生,葉表示欣賞。他透露,行動最大困難是部份青少年不信任撤離方案,擔心警方出爾反爾拘捕他們或秋後算賬,加上理大情況與中大不同,被困人士不獲無條件釋放,不少青少年有感自己要留下,跟其他留守者共同進退,「佢哋覺得留低嘅人都要面臨拘捕,自己唔可以走咗去」。

無論是去是留,葉建源透露,不少青少年前晚見到校長團隊時情緒激動,決定離開的人大部份幾經掙扎,心理上十分煎熬;有校長前晚苦苦勸告青少年離開校園,有校長擁抱安慰情緒不穩的留守學生,昨午撤離的其中一名青少年接受訪問,坦言已「幾日冇瞓覺,真係好攰」無法堅持,對離棄留守者感內疚。

許智峯無被捕 促警勿闖校園

另外,有青少年表現不安,有人更向校長團隊查問「我校長呢?我校長喺唔喺度?」葉建源坦言,如果由原校校長接走學生,更能令同學心安,惟有個別校長因不同問題無法現身,但稱不少個案是由原校校長接走。

港大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在指定地點協助撤離青少年。張昨午表示,不少人曾擔心理大將發生流血事件,更有人憂慮演變成屠城,但今次事件中各方均十分關注學生安危,很多人願意離開,目前可「鬆一口氣」。葉建源、張達明及一批中學校長昨展開第二輪行動,繼續在理大內協助學生,葉強調會繼續嘗試勸告青少年,認為校長接走、警方暫不拘捕的方案仍屬比較理想。

另外,一直留守的民主黨立法會議員許智峯,昨午聯同十多名抗爭者離開,許及其議員助理沒遭警方拘捕。許強調已再三向警方表示自己於理大「瞓咗兩晚」,對警員並無拘捕他感莫名其妙,炮轟警方濫捕。許指不少抗爭者已筋疲力竭,加上斷水斷糧,被迫無奈離開,但仍有十多人堅持留守,促請警方不要進入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