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回應阿里獲特權豁免「印招股書須檢討」

證監回應阿里獲特權豁免
「印招股書須檢討」

【本報訊】千呼萬喚,阿里巴巴(9988)終於回港第二上市,為本港首隻新股(IPO)採取全電子化申請程序,即毋須提供紙本招股書及認購表格。不過《蘋果》發現,阿里疑獲港交所(388)批出「特權」,豁免毋須遵守《上市規則》就提供招股書之規定。根據《上市規則》第12.11條,所有新股發行人必須向公眾免費提供印刷本招股書,而且每間收票行最少要放三本。港交所發言人指豁免前已徵詢證監會,證監會則指相關條例有需要作檢討。
記者:陳雪蕾

阿里屬首間毋須「跟規矩」的新股,根據招股文件披露,集團因「具體情況」已申請並獲聯交所核准豁免遵守有關規定。究竟「具體情況」是甚麼?港交所發言人表示未能披露,豁免準則就按個別案件處理,批出豁免前已徵詢證監會,並且獲得同意。

證監會發言人則表示,批出豁免凸顯相關印刷招股書的條例有需要作檢討,希望港交所能尋求持份者的意見,就此制定政策。同時,證監會將繼續監察阿里今次全電子化IPO申請的做法。根據《操守準則》,保薦人有責任確保IPO有秩序進行。證監會指,理解到阿里的保薦人已有措施確保投資者有渠道獲得招股詳情,故同意批出豁免。

證監指會繼續監察阿里今次全電子化IPO申請的做法;圖右為行政總裁歐達禮。資料圖片

業界料影響散戶不大

有不願具名的招股書印刷商表示,主板上市新股無論集資額大小,最少都印中、英文版本各1,000本,以阿里集資規模計,最少要印1萬本招股書應市。印書成本其實不高,因為印刷商一般會提供「套餐」,以阿里規模計費用約500萬至800萬元,包括印刷、繙譯、排版,後兩項因為花大量人力及時間,才是最昂貴部份。故此有分析估計,阿里此舉並非成本考慮,反而只是強調該公司重視數碼化。

耀才證券行政總裁許繹彬則認為,不提供紙本招股書對散戶影響不大,「現時投資者得兩類,一係上網睇招股書,一係就咩都唔睇。」

無紙化是全球趨勢,印招股書相當浪費地球資源。阿里招股書厚達661頁,以印刷1萬本計,耗用661萬張紙,全部叠起來超過700米高,比國際金融中心(IFC)更高。據環保團體資料,500張紙重量約2.5公斤,661萬張紙重近33噸,製作1噸紙需砍24棵12米高的大樹,變相斬去793棵大樹。
閱文美團曾獲「特權」
近期香港屢見個別公司擁有「特權」,而港交所並非首次放寬《上市條例》,例如2016年時,有中資企業獲豁免委任合專業資格公司秘書;香港行之有效的董事股權披露制,被騰訊(700)持有之閱文(772)打破,2017年獲豁免披露部份董事持股;以同股不同權上市的美團(3690),「特權股」本應由創辦人持有,惟2018年獲豁免准許以家族信託形式持有,豁免原因港交所從未清楚公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