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內地經濟下行壓力下,人行在提出要加強逆周期調節後,昨重啟逆回購操作,進行1,800億元人民幣7日期逆回購,並將中標利率下調5個基點由2.55厘減至2.5厘,為2015年10月以來首次下調。有分析認為逆回購利率下調可直接影響銀行間資金成本,有助緩解中小銀行資金壓力。
緩解中小行資金壓力
資料顯示,人行上次開展逆回購為10月25日,利率為2.55厘。有內地傳媒引述分析指,此次逆回購利率超預期下調,債劵市場反應顯著,其中國債期貨大漲超過0.35%,而逆回購利率下調可以直接影響銀行間資金成本,有助於緩解中小銀行資金壓力,也有助於引導融資成本下降。中國證劵報報道,接近年底面對繳稅高峯期,人行重啟逆回購操作是意料之內,調降利率卻是意料之外,但措施有助於打消市場對央行貨幣政策緊縮的擔憂。
人行於日前發佈第三季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要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逆周期調節,加強結構調整,妥善應對經濟短期下行壓力,有分析預期,20日公佈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亦可能調降。
人行於本月初進行4,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並下調了一年期利率5個基點至3.25%;上周五人行在公開市場無資金到期的情況下開展2,000億元MLF,計及昨日公佈的逆回購操作後,是本月內再次調整政策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