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一直是中美貿易戰的主要爭端話題,在中美首階段協議取得進展之際,中國公安部昨日宣佈,近日與阿聯酋警方合作,破獲一宗涉案金額達18億人民幣(約20億港元)的大型跨國製假案,撿獲2.8萬件名牌A貨,官方稱是「全球最大跨國假LV案」。涉事中東主犯在境外收定單,在中國設工場大量製造LV、Chanel等名牌A貨;勾結物流公司以經營外貿掩飾,從廣州源源不絕地將A貨運往5,000公里外的杜拜。成本一、二百元的A貨名牌,轉手賣至數千甚至數萬元。
內媒報道,廣東警方近月突擊位於廣州城中村一個私人工場,當時工人正加班趕工生產,四處散佈着印有LV字樣的皮料。有工人被警員質問時,聲稱不知道自己所製為假貨,也否認自己是LV員工。私人工場雖小,員工僅十多名,但從版型、採購、車縫、拋光每個環節均是高度流水化作業。
廣東警方指,破獲這宗大案,線索來自阿聯酋警方在撿獲假貨時發現一張「報關單」,單上印有「廣州小駱駝」公司。廣東警方實地探訪,發現該公司負責人是兩名外國人,只接來自境外的熟客單,從不接新客生意。在進一步調查下,警方發現犯罪組織內部分工清晰,來自中東的主犯在廣州設立貿易公司作掩護,控制了一條黑色跨國貿易鏈。疑犯先在杜拜招攬分銷商獲取定單,再委託中國一家工廠在廣州等地生產假貨。
成本僅一二百
報道指,這些A貨製成後,會由物流公司配上偽造證書和進口貨物報關單,並以「魚目混珠」的方式,經空運或海運至杜拜。阿聯酋的幕後老闆接貨後,則組織分銷商以正貨促銷等名義在當地銷售,部份轉運至歐美。報道驚嘆,成本只值一、二百元人民幣的A貨,在折扣促銷或告知對方是假貨的情況下,最終竟可以數萬元的天價售出。
截至目前,內地警方在深圳、佛山等地拘捕37名疑犯,扣查7,000多件各類服飾手袋;杜拜警方亦在其境內拘捕20名疑犯,查扣2.1萬件包括LV、Hermès及Chanel等A貨服飾手袋,涉案金額約20億港元。據指,這家跨境造假集團在阿聯酋盤踞多年,在境外有超過200多個分銷商。
國外市場龐大
除有暴利可圖,亦因國外A貨市場龐大,買家甚至是明知假貨仍照買。疑犯林x華在受偵訊時說:「國外很多(有錢)老外也愛買,不是被騙,是自己心甘情願去買。他十個包包可能三個真的,七個假的。」
上海澎湃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