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大馬新盤入場門檻較香港低,然而實地收樓卻有不少落差,甚至連廚房、廁門均欠奉;專家更提醒小心買中土著屋契,轉售時程序較繁複。實地參觀新山一個剛落成的清水樓,僅看見各樣電線、電掣及冷氣喉;主人房套廁雖有洗手盤,卻沒廁所門。而客廳只劃出開放式廚房位置,沒設廚櫃。
預留30萬港元裝修
大馬發展商GSB Group總經理李斯仲指,一般大馬交樓不包精裝修,若提供的話是「羊毛出自羊身上」;他建議海外買家收清水樓時,需預留10萬令吉至15萬令吉(約30萬港元)裝修費。Alan Tan & Lee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李萬寧指,若屋主在交鎖匙後24個月期間發現到有瑕疵,可向發展商投訴及維修,因一手住宅受政府監管,發展商在交樓24個月後,無投訴才可收到項目尾款的2.5%。
此外,大馬除租用業權及永久業權外,還有土著屋契(Bumi Lots)。所有發展商須預留30%至40%單位給土著購買,以保障當地人權益,一般定價較低,且屋契轉手只可賣給當地土著;故買家購入前最好跟發展商確認所購單位,屬土著屋契豁免單位或外國人可擁有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