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議院早前全票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共和黨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上周四啟動程序,允許參議院以「熱線」方式最快本周「一致同意」通過法案,毋須全院表決,再提交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簽署。但中美快將達成首階段貿易協議,特朗普至今未就法案表態,或許最終拒絕簽署生效。
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法案即使獲兩院通過,仍需克服另一個障礙,就是白宮可能關心中美貿易協議多過香港情況。現在問題是特朗普會否堅定捍衞香港,因上周本港示威加劇,部份大學校園淪為示威者和警方戰場,以及金融區成示威地點,特朗普都無發表評論或Twitter推文。
無評論港示威升溫
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主席、眾議員麥戈文(Jim McGovern)形容,特朗普的沉默值得注意,亦相當令人不安,「我們都想與中國擁有良好的經濟關係,這點毫無疑問,但不代表我們要犧牲對人權的承諾」。
報道指,爭取2020年連任的特朗普,把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視為優先要務,上月雖宣佈與北京達成第一階段協議,但雙方仍繼續談判關鍵條款。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中國問題專家布蘭切特(Jude Blanchette)指,一旦法案通過,北京勢必大為光火,難以與美國簽訂協議;然而民主、共和兩黨高度支持,加上NBA風波提高全美對香港局勢關注,特朗普要拒簽法案亦有難度。
白宮被問及對參院通過該法案有何看法時,表示拒絕評論。
《華盛頓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