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職人】潮州滷水style 薄利多銷28蚊

【美食職人】潮州滷水style 薄利多銷28蚊

執雜佬,還有一名叫順記,他身形高䠷,可能是全行最瘦。當初由外父帶入行,再另起爐灶,一做便是43年。順記每天早上會送貨到三間粉麵店,當中以源記叫貨量最多,而另一間則是位於長沙灣的德記,牛雜製法是潮州滷水style,有別於街頭五香版。德記由一個潮州家庭經營,多年來從沒接受訪問,它的一碗新鮮牛雜麵應該是全港最平,只賣28元。「我哋做街坊生意,寧願薄利多銷。」老闆阿芬說。

「爸爸有七個仔女,差不多全部喺度做嘢。我哋通常輪班制,女人日頭,男人夜晚。」最初他們在李鄭屋邨前身的徙置大廈開車仔麵店,重建前是七層高的住宅區,生意很好,但後來媽媽過身,爸爸再娶,兄弟姊妹便各散東西。「嗰時好後生,大家唔甘心賣麵,小朋友唔會睇得起呢份工作。三哥同其他哥哥始終係潮州人,希望承傳爸爸賣嘅嘢。嗰時爸爸死咗,就用佢個名,喺角落位再賣牛雜麵。三哥係隻八爪魚,要捉我哋兄弟姊妹返來。」阿芬說。

德記牛雜麵,差不多是全港最平新鮮牛雜麵,每碗賣28元,多年來無加價。

源記由潮州人開設,至今已有11間分店,以牛雜起家,是現在叫貨量之最。

三哥主力在企檔煮麵,靠他聯繫各兄弟姊妹在店內工作。

客人指定肥腸麵

1998年幾兄弟姊妹重新走回一起,那時落戶砵蘭街,全盛時有四間舖,但很辛苦,生意時好時壞,最後剩下這間,仍是一家人做,不變的還有多年來指定要用新鮮牛雜。「新鮮同雪藏,一食就知係兩回事,通常新鮮牛雜來貨時,要用大滾水出水,放入去煲香料,通常會有磨豉、沙茶醬、玫瑰露,都會用爸爸傳承落嚟嘅配方。腸的肥膏不會挑走,其實都有客人指定要肥腸麵,鍾意牛腸嘅甘香、肥膏嘅感覺。而家牛已經少,牛雜就少,新鮮牛雜更少,鮮牛雜係香港特色之一,我哋唔會唔賣。」阿芬說。

長沙灣德記,由一個潮州家庭經營,多年來從沒有接受訪問。

執雜佬順記每日除了會供貨予源記,還有3間粉麵店,其中一間是德記。

長沙灣德記由父親一代開始做起,至今七兄弟姊妺仍一齊工作。後排最左是阿芬,坐着中間為三哥。

德記粉麵茶餐廳
長沙灣青山道168-170號

記者:何嘉茵
攝影:Terry & 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