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專題】《江湖無難事》金馬爭兩獎 嘆缺中港對手台導高炳權:拍戲要克服政治

【娛樂專題】《江湖無難事》金馬爭兩獎 嘆缺中港對手
台導高炳權:拍戲要克服政治

【第56屆金馬獎】一份課堂作業,一個忽發奇想,放在存檔庫內10年等待發酵。單憑「拍電影期間把女主角拍死了」的奇想,成就了今天的台灣電影《江湖無難事》,屬近年大銀幕少有的黑色喜劇題材,片中被「拍死了」的姚以緹,更獲提名周六(23日)舉行的台灣金馬獎最佳女配角,以及最佳造型設計獎。本報記者日前訪問了《江》片導演高炳權,對於少了中港電影參賽的金馬獎,高炳權覺得蠻失落,更直言拍電影需要克服政治。

執導電影《江湖無難事》的台灣新銳導演高炳權,日前在大角嘴接受本報記者專訪,對於片中一人分飾三角的姚以緹,入圍角逐今年台灣金馬獎最佳女配角,高炳權認為她絕對有機會:「我覺得她做出水準以上就有機會,因為她要演女人、變性人跟屍體,可以好好玩,但這樣三個角色五個層次,我自己寫出來也不見得能導出來,所以都要看她能做到哪裏?結果,她掌握力很強,互動也很好,比我預期中做得更好,所以我很有信心。」此片亦提名最佳造型設計共兩獎。

不滿遭中方改劇本

提到今屆金馬獎明顯滲入強烈政治色彩,因為去年有得獎者發表台獨言論,導致今年內地電影及港片紛紛退場避嫌。政治與電影,到底是否緊扣?高炳權坦言:「不用扣得那麼緊吧,拍電影,不就是在說故事嗎?不用看得這麼嚴謹吧?台灣有說話自由的空間,也很難控制得獎者要說的話。」對於少了中港電影的金馬,高炳權覺得蠻失落:「電影本來就是多元的,是在說每個人的故事。本來金馬就是集合三地、東南亞的電影,最強的都來互相PK。這是個蠻好的交流,可以看到更多元的聲音,是個華語圈具代表性的盛事。」

電影被扣上政治後,難免有些人會避忌、自我審查,問到會否影響創作空間?高炳權以理性的角度解說:「主要是看你想拍給誰看,想拍台灣方面、本土在地的題材可以,只是中國不會讓你上映嘛;要就中國的,就會配合對方的規矩,就是看你想服務誰,以市場為主導。」

談到香港電影,高炳權坦言現時的港片好像只有兩類:「很大的大片,就要合拍,或是很小的,這個跟台灣有點像。合拍的資金要大,要滿足很多要求,電影本來是商業的,這點我明白。只是中間騰出一點空間,電影不一定要走到這麼大,我期待香港多點中間的片,卻因為娛樂性較低,所以拍攝空間不夠。」就跟他這齣新戲一樣,2007年的時候,《江湖無難事》原本是要到中國拍攝,他說:「他們(中國投資方)問有甚麼故事,我就拿這個故事出來,不開白不開,我就說要周潤發、周迅等演員,當然劇本最後不能過,最簡單就是中國不能有黑社會,只能改成是土豪,故事就不能玩得這麼開。」

最後高炳權選擇回到台灣本土,劇情可以更天馬行空,但是資金沒太多,畫面、分鏡統統削減:「本來有場槍戰戲,劇本寫得很仔細,但邊拍資方就邊計錢,每顆子彈在算,最後我們決定把燈關掉,用火光來表達,又製造了另外的效果。」

導演高炳權很享受台灣的言論與創作自由。

勸勉港人樂觀面對

香港與台灣,無論是政治還是生活確實是互相緊扣,對於「今日香港 明日台灣」的說法,高炳權又怎樣看呢?他選擇從電影角度回應:「創作來說,說真的,就看你想拍甚麼,我對電影的信仰是娛樂。比如說《流浪地球》,的確需要市場養你。當然是蠻麻煩,要克服政治,我不會排斥(中國電影),它讓我看到更多、學習不一樣的東西。台灣在創作上很自由,價值東西可以滿足,但就沒有卡士、沒有資金。」

對於香港的逆權運動,高炳權坦言暫時沒有很大的影響到他:「至少沒太影響現在的我,因為我有生小孩,這齣《江》不能讓他們看,下一齣我想拍親情的電影。」有說趁還有自由的時候就做多點還能做的事情,他勸勉香港人樂觀點:「可能我在台灣吧,香港人最近都比較悲觀,始終我們隔着一層,我想應該沒有那麼糟吧,可能我們的危機感沒那麼重吧。」
採訪:盧妹
攝影:沈健程
場地提供:嘉禾the sky

邱澤(右)在片中要將女主角的屍體當活人拍攝,非常cult!

第56屆金馬獎部份提名名單

今屆金馬獎獲最多提名的是《返校》,共獲12項提名,由李心潔、張艾嘉和阿部寬主演的《夕霧花園》也獲得9項提名,香港代表袁富華與合演的太保憑《叔.叔》雙雙入圍最佳男主角,同片的區嘉雯則入圍最佳女配角,另外,港獨立樂隊朱凌凌成員朱栢康就憑《金都》入圍影帝,《金都》也入圍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由鄧麗欣主唱、林二汶作曲,香港導演卓翔的《戲棚》以純港產片入圍最佳紀錄片,車保羅主演的《老人與狗》入圍角逐最佳劇情短片,而洪金寶二仔洪天祥憑《返校》入圍角逐最佳動作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