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搣飛割凳】返校是一件好恐怖的事

【搣飛割凳】返校是一件好恐怖的事

香港莘莘學子在過去一星期都應該體會到:返校,可以好恐怖。返到學校,更恐怖。

獲金馬獎12項提名的《返校》,表面睇,似乎只是一齣借校園七不思議生安白造的恐怖片。

電影改編自一隻2017年PC game,《返校Detention》。製作人姚舜庭,很想創作一隻發生在台灣本土的《1984》式遊戲,經過與拍檔反覆思考,最後將故事背景設定在上世紀60年代,場景set在一所山區中學。一個颱風來臨前的夜,男生魏仲廷發現課室只得自己一個,走到禮堂,遇上女生方芮欣;魏仲廷說去打電話求救,一去不返,其後方芮欣在禮堂發現他已上吊……玩家操控着方芮欣,在以慘白陰森2D畫面呈現的校園不斷穿梭,搵路逃走,其間還需要逃避各種源自台灣民間信仰的鬼怪,而同時,玩家逐步知曉一段方芮欣選擇遺忘的悲慘過去。

玩落,的確恐怖,但真正的恐怖,來自那個真實存在過的台灣戒嚴時代。

第一次拍攝長片的徐漢強,無疑參考了不少恐怖片(這亦構成了若單看trailer會驟覺普通的錯覺),加上畫面太過高清光潔,缺乏一種舊時代質感(但這亦是高清年代大部份電影存在的問題);但《返校》沒有淪為一齣賣弄jump scare(但又完全唔驚)的二三流恐怖片,因為恐怖感由始至終都有真實歷史根據:在戒嚴時期,台灣政府嚴格控制年輕人思想,嚴禁他們閱讀任何不被允許的書籍,偏偏在1962年,翠華中學男老師張明暉,辦了一個秘密讀書會,讓一小撮師生閱讀(被政府標籤的)禁書;深受家庭問題困擾的方芮欣,跟張明暉發展了一段師生戀,而當讀書會成員之一的女老師殷翠涵得悉二人關係後,決定介入……

一直都有台灣導演以戒嚴時期作為題材。侯孝賢在台灣解嚴不久但依然打壓異見者的1989年,完成以1947年「二二八事件」作為故事背景的《悲情城市》;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展示60年代台灣年輕人的青春躁動和悲劇;萬仁的《超級大國民》,則借一個在戒嚴時期出賣好友而一生悔疚的普通人,呈現置身大時代的無力和無奈。三齣戲,都是文藝片傾向,不像《返校》,擺到明以類型片、而且是向來被認為俗套的恐怖片,拍攝這個時代,說明了真正的恐怖並非來自超現實的怪力亂神,而是處身一個政治高壓時代下的人,只有人,才會害人、出賣人、用盡辦法去控制別人,而這亦正是當初遊戲創作的精神:希望台灣人不要忘記過去。「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這既是方芮欣被經常問到的問題,同時也在問台灣人。

當台灣終於脫離長達四十二年的白色恐怖,今時今日的香港卻恐怖到連返校都隨時被當成曱甴。

撰文:月巴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