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互聯網協會在庭上表明並非認可煽動暴力,只是警方2014年起已屢次用刑事罪行拘捕網上進行煽惑的人,行之有效,警方未有證明必須用禁制令打擊此類罪行。惟法官不同意,指現時煽動行徑短期內暴增,單憑2014年以來小量拘捕數字,不能說明警方應付得到,他看不到除了禁制令外有何選項。
代表協會的資深大狀祁志指現時警方執法縱有困難,打擊網上煽動卻有成效,今年6月以來拘捕多名起底和煽暴人士,禁制令既非必要,生效後未見網上煽惑減少,Telegram起底頻道關了又開。
憂網絡供應商自我審查
祁志說,禁制令影響網絡供應商、網站營運者、正當評論時事等人,或有寒蟬效應,令他們自我審查,法庭不應令無辜的人墮入法網;很多網絡服務提供者無法預計管理的平台出現甚麼內容,也不可能審查所有內容,甚至無力管控,加上禁制令的「促進」、「授權」等詞定義不明確,他們可能在不知情下違令。祁志指法官未有正確平衡禁制令對個人影響和社會整體利益,應撤銷禁令。法官高浩文認為禁制令本身已足夠清楚,不知情下發佈資訊不會犯禁。他指刑事檢控未能阻嚇煽動者,協會在庭上沒有建議代替禁制令的手段,只說警方能有效監察網絡;然而協會又說網絡服務商無法監察自己管理的內容,顯得矛盾。
■記者勞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