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史兒童不宜 - 余家強

中史兒童不宜 - 余家強

上篇說過,中國歷史是中學最無用的一科,DSE時別要選,初中必修時就敷衍了事好了,留力在其他範疇。

中史科與History大不同。History主要講歐美日本等文明國家的近現代發展,故此適合銜接大學GPA、Sociology、Global Studies等學系,負笈海外乃國際共通知識。中史呢,回歸後也強調近現代史,倒令人怕怕,你想貴子女學習歪曲事實、為共產黨獻盡好話的洗腦教育?況且整體上,古代史仍佔大部份,讀完做講故佬或大台宮鬥戲編劇嗎?出路太窄。

我討厭中國歷史麼?非也非也。有一種說法是,中史反正用中文寫,沒數學公式沒grammar,唔使專登跟老師學,將來自行當閒書揭揭吓就明,頗具道理。我更進一步認為,中史並非寫給孩子看的,要等踏足職場、人生經驗豐富了,驀然回顧,心領神會。

得罪講,中學老師亦唔識教!流於念口簧。每逢朝代覆亡例牌昏君誤國、奸臣當道、武將跋扈、民怨沸騰……特區班子現在瓣瓣齊,又唔見佢覆亡?聽得多,會精神分裂的。

即使具體些,唐朝府兵制vs𡞴騎制吧,姑勿論識來為乜,虛心地,我想請問自認教得好或答卷滿分的師生,你知道怎操作嗎?書上一味說府兵制很好很好,於是唐朝強了,而𡞴騎制很壞很壞,於是唐朝弱了。那為何明明壞都要改制?說不清。其他如租庸調制vs兩稅制、察舉制vs九品中正制亦然,除了死記硬背,仲可以點?還談興趣?

統統錯晒,中史不應該咁教,中史甚至不應教歷史,它應該是帝王學、厚黑學,教你如何害人和避免俾人害。治亂興衰重複如倒模,幾悶的,卻正因為重複,可以從中吸取教訓,領悟定律。例如作為腐敗元素必有宦官,民主社會何來宦官?別傻了,且看政府或任何大機構,至今仍頻頻見到陰陽怪氣、作威作福、專打小報告的跡近閹人上位神速,於是你知道公公與錦衣衛從未斷絕。又例如另一腐敗元素──外戚,怎麼撈到油水的往往不是皇親(父系)而是國戚(母系)?因為父系家屬同姓,有機會搶奪繼承權,要疏遠,不能重用;母系家屬則沒此威脅,所以歷代王莽、楊堅等外戚坐大。印證當今豪門,少爺兄弟之間通常無偈傾,若唔同阿媽所生,更會各自依靠舅舅阿姨來爭家產,電視劇《愛.回家》龍家三房人爭風呷醋,雖然卡通化,但寫實,古今皆然。

以上,待長大後、工作後才懂會心微笑。王闓運(1833-1916)說這叫帝王學,傳弟子楊度,楊度拿來幫袁世凱稱帝;李宗吾(1879-1943)說這叫厚黑學,臉厚心黑,防敵兼自保。詳情當然遠遠博大精深。司馬光(1019-1086)名著《資治通鑒》,資什麼治?即「以資皇帝統治」,方是中史本質。真正中史豈為中學生而設?兒童不宜,學揭竿起義嗎?

(隔星期六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