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橋再爆沉降 警塔下陷91毫米 恐煤氣爆炸

港珠澳橋再爆沉降 
警塔下陷91毫米 恐煤氣爆炸

【本報訊】港珠澳大橋開通一年,民主黨立法會議員鄺俊宇收到投訴,香港口岸人工島有建築物異常沉降。路政署證實島上的警察事故控制塔至今沉降91毫米,較鄰近消防操練塔樓沉降15毫米多五倍。該署解釋,建築物落成後50年內,預期有不多於500毫米的剩餘沉降,現時沉降沒有超標。有結構工程師提醒,不平均沉降會導致建築物傾斜,促政府評估地下管線有否因差異沉降損毀。
記者:潘柏林

鄺俊宇今年中收到一名匿名工程人員投訴,指控大橋人工島工程有質量問題,並附上工地相片,質疑香港口岸人工島警察事故控制塔和消防操練塔樓出現沉降和傾斜。

記者兩次向路政署查詢沉降幅度變化,獲回覆今年5月警察事故控制塔沉降80毫米、傾斜度0.048度;10月沉降加劇至91毫米、傾斜度0.051度。相距約150米的消防操練塔樓沉降相對穩定,今年5月沉降10毫米,至10月沉降15毫米,傾斜度維持0.016度。

警察事故控制塔由「中國港灣」承建。潘柏林攝

鄺俊宇:好似警方誠信咁

路政署指,兩棟建築物均由「中國港灣」承建,建築物在落成後的50年內,預期會有不多於500毫米的剩餘沉降,傾斜度標準為0.115度。從上述數據和標準,建築物的斜度和沉降沒有超標,有關建築物沒有不尋常的裂痕。

不過,結構工程師倪學仁指,建築物基礎、層數、外形和地下泥質均影響沉降,例如淤泥較多沉降亦較多。若建築物單純沉降,不會導致傾斜;若出現不均勻沉降,建築物會出現傾斜。他建議為警察事故控制塔做評估,了解地下管線有否因為差異沉降有損毀風險,「水喉、煤氣喉最緊要喇,因為郁得太犀利,一裂影響就好犀利,水喉會爆,煤氣會滲出嚟會爆」。

他指,難以劃一說明沉降多少毫米才會損毀管線,要視乎設計時預計的沉降幅度。而施工時喉管與建築物有否特別接口,容忍差異沉降,「接唔接受得到,要睇佢設計有冇考慮呢樣野,如果佢當初預咗有,應該可以承受到咁多。」

另一結構工程師蘇耀坤指,新填海地一般會做堆載預壓,放4至5米厚泥土施壓,加快沉降。當穩固後再建建築物,沉降幅度會大減。他質疑香港口岸人工島為追趕完工,未有做好堆載預壓。

鄺俊宇批評港珠澳大橋僅啟用一年,警察事故控制塔已沉降91毫米,幅度遠高於鄰近政府建築物,憂慮影響地下管線,「好似誠信咁,個沉降程度有啲預示。警方係人工島上面座建築物沉降,的而且確比其他部門更嚴重。咁點算呢?」

鄺俊宇指港珠澳橋警察控制塔沉降91毫米。

附近消防塔無異常

消防處指消防操練塔去年6月14日啟用,高七層約33米,只供操練,沒有編制人員派駐在操練塔駐守。處方人員沒有發現有任何不尋常裂縫或異常情況。警方截稿前未有回覆。

香港口岸今年2月發生過沉降事故,旅檢大樓因沉降壓毀水管,出現面積約3米乘3米的路陷。路政署回覆,已與水務署完成聯合調查,涉事地段的地下水管走線橫跨混凝土結構物及填土,兩種物料的承載重量能力不一,或會引致局部不均勻沉降,令水管在個別位置產生壓力而破裂。水管破裂所釋出的食水導致毗連填土流失,出現路陷情況。水務署已設立區域監察以監測水管滲漏的情況,同時會定期為水管測漏,並計劃於合適位置加裝柔性沉降接頭。

鄺俊宇參選區議會北朗選區,同區還有民建聯譚煒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