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久警惕是正當抗爭的代價

恒久警惕是正當抗爭的代價

【採訪手記】
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說,示威者大範圍堵路阻礙巿民上班上學,只會令民意逆轉。此言一出即被連登仔恥笑,認為在不割席原則下,民意根本不會改變。但事實真的如此樂觀嗎?純粹堵路未必會造成很大民怨,但示威者的言行可能有嚴重破壞力。

有黑衣人威嚇司機

周四清晨我站在中大二橋,觀察示威者如何驅趕吐露港公路的車輛,惟感覺不太好受。許多司機糊里糊塗駕車來到,未及了解何事,二橋上的示威者已立即大叫「公路上面呢架車,立即U turn離開,即刻走!」間中有司機反應較慢,部份示威者會立即以強力電筒及雷射筆射向車身及司機位,並兇狠地命令司機離開:「走唔走呀?」如果有司機想駛前一些和下車理論,部份示威者更會拿着雜物或磚頭作勢要扔下去。雖然有其他人力勸同伴要注意禮貌及切勿傷害無辜車輛,但部份前線示威者情緒仍然很容易激動。

天光後,多了人在公路旁的單車徑上踩單車,間中有巿民停下觀察二橋或拍照,中大示威者會立即以大聲公叫喊「唔准影相呀」、「灰色衫嗰位巿民,呢度冇嘢好睇,返工啦,唔准逗留喺度」,有示威者則拿着磚頭準備隨時扔出,並說「你要影相就行近啲影,你行過嚟我咪除面罩囉」。如果有單車客停下批評中大,示威者則會反過來挑釁對方「喂聽唔到呀,大聲啲呀」、「喂上嚟講呀,上嚟呀」、「過嚟隻揪呀」,這些言行多麽熟悉,沒錯,就是平時警察回應巿民批評時最愛說的幼稚言論,只是現在掌握權力設立封鎖線的人,由綠色蒙面人變成黑色蒙面人。

或許你會認為,現在是革命時期,毋須執着這些沙石。但其實許多司機未必真的是藍絲,卻突然面對一批黑衣人的威嚇及訕笑,很容易會反感以至進一步反對整場運動。雖然我總會見到有溫文的示威者有禮貌地慰問受影響的司機,甚至主動說可提供水和食物,但黑衣人裝束一樣,幾個不禮貌的示威者就會不幸地代表了整個群體。至於近期的破壞和縱火行動,也開始有波及民居及小巿民的趨勢,這些都是可隨時逆轉民意的事。永遠不能忘記,當年六七暴動走向衰亡,就是由行動傷害到無辜巿民開始。

■記者陳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