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割席 - 王偉雄

也談割席 - 王偉雄

香港的抗爭運動持續了超過五個月,完全沒有平息跡象,政府利用警隊打壓這場運動,不但沒有「止暴制亂」,結果反而是「只暴製亂」。警察濫用武力,越來越暴力,好像當抗爭者是仇人,狂扑頭,下下見紅,終於真槍實彈兜心口射,然後是對沒有武器、並非在攻擊警察的抗爭者隨便近距離開槍(死黑警!)。抗爭者那邊也逐漸越來越暴力,「私了」和「裝修」都已成為平常事;然而,對抗「無王管」的濫暴警察,「打番轉頭」看來是最直截了當和最容易理解的反應。

本人不是和理非,從來都不是,「以暴抗暴」我是接受的(當然,接受甚麼形式的「以暴抗暴」要看實際情況),聽到「總之暴力就是不對的」時我會暗笑,因為我認為這是頭腦簡單的人才會相信的;而當你知道我不是和理非,便不會對我剛才說的話感到奇怪。令一些人嘖嘖稱奇的倒是,有大量的和理非支持勇武派「以暴抗暴」的抗爭行為,一直支持到現在,這在五年前的雨傘運動時是不可思議的事。

在這場抗爭運動開始後不久,就有個「三不」口號:「不割席!不分化!不篤灰!」既然都是支持抗爭運動,「不分化」乃理所當然(因此,那位有博士頭銜、曾經當教授的政治神棍的言論就非常可疑),「不篤灰」是義之所在。可是,「不割席」卻值得談一談。

「不割席」之下有句「次口號」:「核爆也不割席!」這樣說的意思是「任何情怳下也不割席」。「割席」一詞有典故,即《世說新語》裏管寧和華歆的故事,內容不過寥寥幾句:「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根據這故事,割席,用另一流行的說法,就是恥與為伍,而且是表明的,即割席是公開的行動,讓其他人也知道,不能只是在心裏鄙視。

「核爆也不割席」的意思就是「任何情怳下也不公開表明恥與為伍」,作為口號,那是很有鼓舞力和維繫力的。問題是,這是literally true嗎?真的是「任何情況下」?我相信使用這口號的人如果反躬自問,有不少人會同意,他們可以想像到一些情況(例如抗爭者謀殺警察的子女或到處放炸彈傷人無數),假如發生的話,他們最終還是會割席的。甚麼情況?各人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因為有不同的道德底線;我這樣說是假定了大部份人都有道德底線,而這是一個合理的假定,因為極少人是毫無道德感(moral sense)的。

另一方面,不是舉凡批評就等於割席。管寧當年可以只是批評及勸告華歆,希望他改善,但仍然視他為朋友,而不割席分坐。早幾天我在臉書批評了抗爭者一句,便被人說我與抗爭者割席。其實我沒有親身參與抗爭,恐怕連說割席不割席的資格也沒有;但姑且撇開這點不論,我批評不等於我割席。我批評的是抗爭者點火燒人,而我只是說了一句「這樣做是不對的」而已。

那天馬鞍山有位藍絲阿叔挑釁抗爭者,然後抗爭者向他潑易燃液體及點火,迅速令他幾乎全身着火,結果被燒傷送院。事後有人說那是拍戲造假,藍絲阿叔是特技員;也有人說點火燒人的抗爭者是警察扮的。對於前一說,已有不同的媒體報道該被點火男子的確是燒傷入院,而且傷勢頗嚴重(當然,你仍然可以堅持那些報道也不可信);後一說則無法查證。無論如何,我的看法是在那個情況下點火燒人是過分了,更不想這樣的做法成風,於是在臉書出了一句聲。這不是割席,因為我只是批評這單一事件,而且對抗爭者的支持完全沒有減低。如果你連這樣的批評也不能接受,那麼這場抗爭運動大概已成為你的cult,你有可能變得越來越非理性;假如大多數抗爭者都是這樣的心態,那麼抗爭為的是甚麼,恐怕會越來越模糊,然後大家都迷失。

我是否絕對不接受點火燒人?那也難說,要看情況。如果是林鄭給人點火焚燒,唔……

(隔星期六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