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大保衞戰由一致抗敵,演變成大撤退。主張留守的抗爭者認為中大是重要戰略據點,不可放棄。而撤退的示威者則認為不應重犯傘運長期佔領的戰略錯誤,亦不滿校方和學生會與非中大抗爭者割席。
不想重蹈傘運覆轍
經過連日留守,昨午留在中大的人數明顯銳減,山頭遍佈示威者的情況不復見,留下的主要集中在二橋站崗,監察防暴警有否再度攻城,中大學生會前晚曾商討去留及未來路向,但未有共識,至傍晚,二橋眾示威者展開「村民大會」,再討論「撤」與「留」,經過近三小時討論,有人留守,有人撤走。
自周二激戰起一直留守的中大生L先生(化名)指,若有足夠的人希望能守住中大,「呢個位置咁靚,又有鐵路、又有吐露港公路」。他認為警察一定會再次攻入校園,「我想自己到時喺度」。作為中大人,他決心繼續留守直至最後一人。
有示威者坦言不想重複傘運時陣地戰錯誤,認為應「be water」,無理由只集中大量人手留守中大。兩晚沒睡守住四條柱的M先生坦言,留守人數太少,無人換更,擔心防暴漏夜衝入,「其實唔想放棄大家,但留低真係太高risk,白白送頭唔抵。」多支前線小隊包括「屠龍」、「蜘蛛」等下午亦發聲明,指中大一役傷亡慘重,不得已退下火線徐圖後計,又指「繼續三罷,與中大共存亡」。
中大新聞傳播學院兼職講師劉進圖昨發公開信提醒守護校園的同學,指校園內出現大量自製汽油彈,二號橋上有人向吐露港公路擲物,警方不難說服法院頒佈搜查令,合法地用武力進入校園。而警方之後亦會展開一連串的搜捕和檢控,大學管理層極可能被撤換,許多院校和宿舍的管理者將被追究責任,大學原來的自由、開明、包容的學術風氣,可能一夜消失。但願同學們有勇有謀,避過這次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