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遊蹤】
全球氣候變化下,我們將失去澳洲的珊瑚礁、巴西的熱帶雨林及歐洲千萬年的冰川。兩條分別位於冰島和瑞士的冰川已經宣告死亡了,瑞士阿爾卑斯山脈的阿萊奇冰川(The Great Aletsch Glacier),預計到本世紀末將剩下十分之一。若現在不去看浩瀚的冰川,再過多二三十年,只能在舊相片和紀錄片中,憑弔地球上已逝去的冰川長河。
阿萊奇冰川位於瑞士南部,瓦萊州(canton of Valais)與伯恩州(canton of Bern)之間,站在阿爾卑斯山脈海拔2,674米的貝特默爾峯(Bettmerhorn),整條蛇形的阿萊奇冰川就在腳下,上帝隨筆一揮,以帶沙石的白墨在阿爾卑斯山中劃了長長一彎,看不見盡頭。冰川其實也是一條冰河,只是以肉眼看不見的極龜速滑行,下游滑行的速度又比上游快。
這是大自然以千萬年時間慢慢雕琢的藝術品,如釀酒去蕪存菁的過程,把鬆泡泡的降雪轉化成堅硬的冰塊。累積一厘米的冰川需要至少十年的時間,透過不斷重複的融雪與凝固過程,才可以把一米的積雪,煉成一厘米的冰川,但全球暖化之下,一年融化的損耗,足以抵銷幾百年的累積。
地球的底子再厚,千萬年的累積也不夠人類浪費與破壞。
中古商業樞紐Brig
要上山看冰川,交通是有點轉折,但瑞士已經比很多國家方便了。多得發達的公共交通系統,鐵路、纜車和巴士無縫連接,在瑞士坐車是相當方便與舒適,遊車河看窗外風景已是觀光活動,這個國家沒有一寸的風景是多餘的。要去到阿萊奇冰川的大門Bettmeralp,只需先坐火車到鄰近的主要城巿Brig,然後轉地區火車及纜車就可抵達。
若不趕時間,不妨先在瑞士南部的交通樞紐Brig稍作停留。這個小巧的城巿有一座名為Stockalperschloss的城堡,三百多年前的堡主Kaspar Stockalper堪稱十七世紀歐洲的誠哥,旗下業務遍佈各行各業,與富可敵國的誠哥一樣,太成功就很容易招惹各方惡勢力的關注。
在中古年代,Brig是發達的商業中心,掌握阿爾卑斯山區前往意大利的通道。由於Brig的位置具戰略價值,自古以來都是鄰近各國的拉攏目標,因此Kaspar建立了龐大的商業王國,藉着十七世紀因宗教而掀起的三十年戰爭,累積了大量財富,也結交了不少歐洲皇室。
隨着得到賣鹽專利、涉足礦業和房地產、放貸予歐洲皇室及提供僱傭兵給各國,Kaspar旗下的商業王國由亞德里亞海伸延至英倫海峽,他也成為了Brig的實際掌權者,財富多到可以建城堡,而城堡既是他的居所,亦是其貨倉及商業王國總部。
只是財富太多,Kaspar招惹到各方的政治篤灰,特別是未有法治觀念的年代,隨時可以莫須有的罪名沒收資產。當年沒有遷冊,也沒有渠道撤資,更無法逃離歐洲,失勢的商人只能任由王權宰割,Kaspar最終亦逃不過政治清算篤灰,財產被沒收。慶幸近二百年Brig甚少經歷戰亂,對上一次戰爭已是十八世紀末期的拿破崙入侵,Stockalperschloss內的家具、壁畫、裝飾和擺設大多可完整保留。城堡今天既是博物館,部份地方也用作法庭與巿政府辦公室。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個大廳內,藏有描繪瑞士不同自然風景的畫作,相當有參觀價值。
位於海拔接近二千米的Bettmeralp的小鎮,與外界的接駁只有纜車和山徑,在鎮上行駛的電動車小如積木,用作接載旅客和運貨物。鎮內全是深棕色依山而建的木屋,與白色的教堂成鮮明對比。
與世隔絕Bettmeralp
瑞士有名的山區城巿,例如少女峯的大門因特拉肯(Interlaken)和策馬特(Zermatt),遊客多到可以開酒吧及舞廳,店內備有簡體字菜譜,而酒店更是各種級數都有,一年365日都是旺季。相反,Bettmeralp就寧靜多了,就是你想像中的阿爾卑斯山村子,找個看得到雪山的草地,高歌「If you burn, you burn with us, burn the popo into dust」版的《Do-Re-Mi》,一點也沒有違和感。待尾班纜車開出後,更像是個與世隔絕的仙境。
這個小鎮雖然只有幾百名居民,鎮上卻有兩間中小型超級巿場、銀行、公眾健身室及泳池連同三層樓高比過山車更刺激的水滑梯,基本上每個山村都有纜車接駁。想起香港的南丫島也有不少居民,既養不起一間超級巿場,也沒有甚麼康樂設施,這是土地問題?是規劃問題?還是制度問題?更值得留意的是,瑞士無論是超巿或餐廳,山上的價錢跟大城巿是差不多。無論你身在海拔二三千米的山頂餐廳,還是巿鎮內的食店咖啡店,價錢都沒有顯著差別,絕不會因山頂風景好及運輸麻煩而又再收多一截。這是瑞士式的資本主義。
遊瑞士,另一個必試的體驗是住山上的Chalet小木屋旅舍。我住過的小木屋都是家族經營,走廊和大堂都放着舊照片,有歷史感的畫冊,每步感受木頭的質感,若有個大露台對着雪山,晨光乍現時看到山上的雲海,更是求之不得。
旅舍還住了一團台灣行山客,帶我登山的旅遊局代表David Kestons,似乎也略知道中國、台灣和香港的差異,尤其是現在全世界的新聞都關注着香港的反極權抗爭。他笑說:「要看阿萊奇冰川,可以上三個山峯,Moosfluh看末端,中間Bettmerhorn山頂看得最全面,至於最遠的Eggishorn山頂可以看到少女峯站。剛剛好可分別招待中國、台灣和香港遊客。」
由Bettmeralp登上海拔近三千米的Bettmerhorn,最便捷是坐纜車,不過山路並不難行,步行登山就不怕窗外風景轉瞬即逝而趕不及拍照,全程也只是兩個多小時。尤其沿途好一大段路上,都看得到超巨型的阿萊奇冰川就在腳下。
世界的冰川仍有不少,但有資格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的,阿奇萊冰川便是其中之一。因為它的壯觀與獨有生態,由少女峯伸延至通往隆河的山谷,四面八方被32座高度超過海拔四千米的大山包圍,附近的山鎮都有悠久歷史。若時間充裕,甚至可以找嚮導帶路上冰川漫步,不必甚麼技巧,所有設備嚮導都會準備好,只需有一定的體能就可以去了。既攀不了珠峯,又去不了南極,就去體驗一下行冰川好了。
Travel Memo
簽證:持特區護照及BNO毋須簽證
機票:直航來回香港及蘇黎世,連稅票價約$4,720
交通:可於蘇黎世乘火車往策馬特,車程約3.5小時。查詢: http://www.sbb.ch
匯率:1瑞士法郎約兌7.9港元
撰文、攝影:莊文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