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修例運動於6月初起時,鍾庭耀之民意研究計劃調查得到林鄭月娥的民望只有32點(不計小數點),創歷任特首民望的最低點。經過五個月的社會運動、和平示威、警民衝突、學生堵路、個別店舖及地鐵受破壞,林鄭不斷譴責「暴徒」,說了「令人髮指」無數次之後,正常來說,市民應該討厭騷亂,斥責搗亂人士,轉而支持政府平息動亂,令行政長官的民意上升的。怎知道剛剛相反,11月份的最新數字顯示,林鄭的民望只得19點,比五個月前大跌13點(兩成),頗令建制派藍絲人士失望。今個星期由11月11日開始,科大生周梓樂死亡事件給所有大學生莫大的刺激,抗議行動升級,堵路、破壞(港鐵、美心)活動更廣更狠,導致防暴隊向中大校園狂發催淚彈、布袋彈,中環快閃演變成慢閃,畢打街連日催淚彈霧彌漫。
如此環境下,假如下一次的民意調查還是為林鄭及李家超的民望尋底,不見反彈的話,林鄭還有面目再混下去嗎?11月12日,防暴隊向中大校園發射逾千發催淚彈,毫無顧忌,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也幾乎中招(見梁啟智博士fb記載)。警方的理據是為了保護吐露港路南北行的汽車和司機,阻止學生投擲雜物堵路,理由看似充份,理應得到市民支持。怎知道不少市民看了圍攻中大校園的直播,晚上前往中大校園的汽車更多,沙田第一城、火炭半山皆見臨時設立的物資供應站,大批市民到便利店購買物資(如杯麵、濕紙巾、膠樽水等)送往物資站,再由學生或義工用電單車/小型汽車運往中大校門,送入校園內支援學生。有朋友聞訊,凌晨一時出門到7-11買物資,怎知店內人頭湧湧,排隊付款排了十五分鐘,把水、濕紙巾等拿到物資站,收貨人說:「水太多了,不要了,濕紙巾還可」。朋友說不少沙田火炭居民的物資源源運到,數十架電單車在場接貨運貨,令他嘆為觀止,引用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張志剛在明報「筆陣」所言:「民氣可慮也。」
校友會主席安東尼晚上七時趕回中大做義工,室內體育館變成臨時急救站,不少中大醫生、護理校友在場協助療傷。安東尼能做甚麼呢?煮了幾百個即食麵/杯麵給學生及救護人員「頂餓」,直至凌晨五時才離開。這位去年暑假到意大利南部享用米芝蓮星級美食三個星期的校友,想不到一夜之間,變成即食麵專家。
講到捱餓,中大校園內的日常食物供應站是Fusion超市,因堵路關係,不少學生職員難以出外,Fusion貨架的食物全部沽清,大學有關部門緊急要求百佳補貨,百佳在商言商做生意,當然無所謂之至,問題是貨車如何入內?這就有勞大學人員協調學生讓路,總算解決了部分的中大教職員宿舍、學生宿舍糧食問題,看來Fusion超市每天都有倚賴百佳貨車補充糧食,中大校園內住客的lif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