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彈前線:如果冇死,想入中大

中彈前線:如果冇死,想入中大

採訪過後的午夜坐了一程順風車。電單車騎士凌晨專程走進中大校園義載,跟他在硝煙四起的中大校園路上疾馳,體驗更覺奇異。我想,這晚身處這地的他和她都一樣,沒想過會以這種形式出現在「暴大」,陪伴跟警察及政權奮戰了兩天的學生,度過黑暗的夜。

早上已從市區走進來增援的前線示威者Sunny跟「暴大生」共同進退,抵埗上前線做防守不久,就中了幾次橡膠子彈,一次在右背一次在手腳,「我以為有出血,但原來沒有,是有點痛,但可以忍受。時代革命嘛,中彈是基本,只要不是實彈就好」。

校友:這一代學生命運很慘

「你覺得你可以堅持多久?」「直到戰死為止。古語有云:死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只怕我死得不值得。」路障燒得火光熊熊,他站在前方,說得輕描淡寫。大家都為眼前年輕人心急如焚,他們卻拚命喊着「復仇不是句口號」,準備以死相搏。

臨別前Sunny在面罩後笑說:「希望我將來讀得到中大,假如我沒有死,或者不會坐10年監的話。」

一代人一代記憶。八九民運時他有份在中大以單車運送集會用的物資;廿年前她當大學生的最後一天,披着畢業袍在地靈人傑的山上影畢業照;那年是學生會一員的他與莊員參加反高鐵遊行,已經算是社運前線。

然而大學抗暴一役,connect了不同年代的中大人。這天剛巧放假的中大校友毛小姐畢業廿載,已守在母校一整天,在人鏈中協助運送磚頭和水到前線。穿白色T恤牛仔褲,外科口罩,抵擋了整天催淚煙,「大煙到人生中我第一次覺得生命有威脅」。

毛小姐回憶中的校園生活是幸福的,至少毋須活在活生生的惶恐中。「這一代學生命運很慘,但亦令他們更堅強。你看見他們真的很勇敢,很愛這學校,即使槍林彈雨,校園裏的人卻越來越多。」毛小姐眼框紅了一圈,續道,明白學生很愛中大、很愛香港,但生命是最寶貴的,一定要保護好自己。
這夜最後一役結束於通往中大的二號橋。人群重返二號橋堵路及築起新防線,在吐露港公路上架設雜物路障,往新界方向及九龍方向車龍一度塞死。不少市民走到防線前,有人跟學生對罵,有人表示理解學生做法,但希望他們能打開部份出口讓車輛通過,學生堅決不讓,但呼籲有開電單車的人幫忙將老人家送走。

「懇請你們犧牲一晚保護我們」

「你們不願意罷工,我們已經幫你們罷工了,阻礙了你們真的很不好意思,但我們不只是犧牲10年,而是一生的前途,所以懇請你們犧牲一晚時間去保護我們。」學生喊得聲嘶力竭,只希望香港人聽到心聲,真正不割席。不少市民在防線為學生鼓掌、喊口號。熊熊火光劃過天際,這夜告一段落,橋上學生們依然套着面罩,坐守橋頭,未敢鬆懈。橋下不斷有車前來運送物資。

黎明前的黑夜是最黑暗的,亦是最溫熱的。
■記者王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