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政有時像入情關談情說愛,選民與政客的關係更如初邂逅的男女,起初我看你不錯你也看我順眼,不必通過了解交往去認識彼此,僅憑着初步的印象分已夠了,問題是接下來的深入來往及觀察,掂掂雙方究竟有多少斤兩,彼此要再三評估才知道與最初的好感相較已打了折扣,甚至再看下去後來的表現太差,太令人失望,連僅存的一些好感也變成負數。
從政的人當然也不是做不到藏拙、遮醜,儘量不要露出破綻弱點;奈何有些政客一走運就自我膨脹,忘其所以,自我感覺太好,因此而埋下了定時炸彈,造成了後來的致命傷。
講到台灣四年一度的大選,藍綠兩大陣營的候選人,一個是爭取連任、一個是問鼎大位,民調顯示陰蓋過陽,綠營似乎穩操勝券,與去年的韓流襲捲台灣熱潮比較,真是潮去潮來有誰能夠早早知道?因此有不少事後孔明要等真相乍露才有了各式各樣的評論,有說若去年韓國瑜敗選,至今人氣未退,此後的這幾個月才是他的高峰,理由是那時還未被看破手腳,不少人對他還有期望,但如今成了落跑市長,而且上任以來無心市政又每多胡說八道,暴露了不學無術的小混混本質,哎,一年不到偶像已破滅,全黨的希望變成了失望,反差之大嚇怕人。
看來明年一月選舉的結果已毫無懸念了,如果真是這樣,一場失敗的戀愛,轟轟烈烈開始,灰頭土臉告終,好過當年阿扁騙死人不償命。
台灣人比香港人幸運得多,沒有普選權的港人突然被迫迎來了一個怪物,上任至今成事不足,敗事足夠有餘,從翻天覆地到焦土遍野寸草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