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夜 - 楊靜

這一夜 - 楊靜

十多年前幸運地得到來中大交換讀書的機會,中大是我來香港的第一站,真可謂是一見傾心。無論是圖書館館藏、上堂師生質素還是天人合一的寧靜,都足夠讓我不想離開。那一次,我在香港生活了100日,90日都在大學過,絲毫不覺得悶。不料想後來又來這裏讀書工作,一停就是好幾年,比起建築與美景,更讓我着迷的是中大人,老師、同事、同學、工友,好多都多年未曾重聚,這一夜的facebook大家都跳出來為這所火焰中的學校守衞和祈禱。藝術史系的法國教授專攻香港藝術,當年是從他那裏我認識了九龍皇帝,聽到盧亭的神話傳說。這一晚,他在大學,夜半了還在誠明館樓頂拍照,看警察推進到哪裏,然後又一遍的勸人:同學們請回家吧,實在回不了,也記得離二號橋遠一些。新聞系最暖心的老師在困守大學的人群深處抬頭影了一張月亮的相,她說,今晚的月很圓。她也沒有離開,在圓月下努力保護需要照料的學生。

幾個研究生時期認識的同學此刻都在國外繼續讀書或是教書,夜深正是他們的上午, 他們瘋狂轉發新聞圖片,還處在無法相信大學被侵的事實。不多時,其中幾位就進入工作模式,不停轉發實用信息,哪裏可以避難,哪裏有水,充分發揮老鬼的作用。另有幾位工作時認識的長輩,更新狀態說,正從家裏趕過去校園,看有什麼可以幫手的事情。其中有個只是pt一學期的同事,自嘲說雖然算不上ft中大人,但危險的時候要站出來。

這一夜所有人都沒有睡,在現場或他鄉注視着大學──這個經已傷痕累累的地方,大學本不應是這樣的,但中大人又讓人信服,大學應該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