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展搜魂】
有沒有發現,日本畫美少女畫到極致的大師們,多數是麻甩大叔?例如已「入伍」卻還是用着美少女頭像、模仿美少女口吻的怪大叔渡邊明夫;與奈良美智、村上隆並列日本當代畫壇三大天王的「毀滅美學戲謔」大師會田誠,多年來也以重口味美少女作為創作主題,最經典是幾年前在六本木看其錄像作品,赤裸裸的他對着「美少女」三個字打飛機。可見「美少女」是日本文化的重要命題,在不同時代有着多元的藝術闡釋能力。
近年台灣官方展覽意識大膽、創意無限。這個秋天,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北師美術館與青森縣立美術館合作,舉辦「美少女的美術史」展覽,展出了日本的美少女群像。由鈴木春信的浮世繪美人、前川千帆的幽默版畫少女、竹久夢二的憂鬱女子、中原淳一的摩登女郎、手塚治虫的冒險女孩、森口裕二的魅惑少女、丸尾末廣的畸態《少女樁》,到虛擬偶像歌手的初音未來……六十多位日本名家,近三百幅作品穿越三百年來「美少女」的演變,同時反映當代生活與女性美學。
男孩老伯都愛
「美少女(Bishojo)」一詞為世界通用的日文語彙。目前社會上的「少女」形象,普遍源自於二十世紀初、萌風狂吹的「御宅族」發源地日本,是極具特色的主題。回歸文首的論點,觀乎這次展覽呈現的「美人畫」創作者也多數是男性,我不禁向一位熟絡的叔輩藝術行政人員請教。「作品投射男性眼中的完美女神形象,當然由男性來畫啦;而且舊時女性地位較低,只能待在家裏難成畫家。」他笑着補充一句:「世代變,但不變的定律是:8歲到80歲的男人都愛美少女,那是人類對已逝青春的憧憬。」
這說話讓我想起幾年前到東京採訪村上隆徒弟Mr.,這位超級宅男連工作室也佈置成宅男房間,地上供他休息的被褥堆中,有人形的美少女攬枕。他邊攬着美少女邊解釋,御宅藝術尤其美少女於他,是一種「本土意識」的投射。
是次展覽不只有古畫、漫畫、卡通交集,還附設電影、文學和VR錄像等不同領域的藝術表現,分六大主題:「少女的誕生與開展」、「躍動少女」、「神之少女」、「少女心事」、「偶像少女」、「觀用少女」,以當代策展手法,譜出多元的少女精神演變史,當中深度的文化內涵與美學視覺衝擊,讓不同世代的美少女出場,成功做出跨世代的對話。
談到2014年起的策展念頭,青森縣立美術館學藝員工藤健志坦言:「希望能探索從二十世紀到當代的日本人身體觀。」他更不諱言,展覽是針對關注御宅文化的人,是他也是你和我。
江戶時代的日本已盛行「美人圖」,有不少浮世繪畫師都以畫「江戶之花」的美人聞名。二十世紀初,隨着學校制度完備,日本社會上出現「女學生」這種新身份,再加上出版技術的蓬勃發展,少女雜誌文化百花齊放,確立「少女」的精神概念,從而開始有美術作品表現身心靈狀態為「少女」的年輕女性。
創社會新階級
1902年第一本少女雜誌《少女界》創刊,帶動大量少女專屬雜誌百花齊放。雜誌盛行,連帶「美少女文化」變得豐富而入屋,「少女」成為社會中的新階級。人稱「夢二式」的竹久夢二就畫過無數少女雜誌的封面,而且非常流行,少男少女們當時都爭相臨摹夢二的女性畫像。
最有趣不只是雜誌畫作,而是隨刊附送的贈品和「周邊商品」。雜誌會送公仔、飾物、餐具、手提包等吸引讀者,其中尤以「雙六」遊戲最為過癮。「雙六」是一種以擲骰鬥快到達終點的遊戲,玩法類似大富翁和飛行棋,遊戲所畫是一套理想少女生活的體驗,包括經歷文化活動以成為端莊賢淑的女性,最後勝出是嫁個有錢人做賢妻良母等等,寓遊戲於洗腦教育,而夢二也畫過不少「雙六」遊戲紙,既美又具時代意義。
已故的中原淳一也畫過無數美美的《少女之友》雜誌封面和插畫,憂鬱的大眼與優雅體態的少女,兼具日本風情和西方品味。他的畫作美到甚麼程度?就是在1940年戰爭期間,日軍以畫作人物太嬌柔不利軍國戰鬥精神為由,迫使雜誌社禁用中原的插畫。戰爭結束後,中原淳一自創「向日葵」出版社出版一系列婦女雜誌,並親自傳授各種服飾剪裁成為日本女性「美意識」達人。
當時的少女為了成為「更好的女性」,開始鑽研時尚,也帶動了消費行為;從另一個角度看來,「惹人憐愛的少女」同時也成為了被鑑賞、被消費的對象,由浮世繪開始,再由漫畫、動畫由日本擴散到全世界,開展出象徵當代日本的美少女文化,今年中在英國大英博物館舉辦、以日本漫畫為主題的《MANGA》展,便是繼羅浮宮以漫畫為第九藝術以後,又一把日漫帶進藝術殿堂的重要展覽,當中自然少不了「美少女文化」。
展覽中的一大主題「少女心事」,就特別將少女「被欣賞」變成煩惱呈現。進入現代社會,世風比以往自由,但氾濫的媒體資訊卻使物化現象加重,少女的陰鬱伴隨青春期的複雜思緒,成為當代藝術家以強烈的表現手法直視的主題,加上「超現實主義」深深影響了日本藝壇,出現了異世界的少女美學。丸尾末廣的怪誕人氣氛代表作《少女椿》、會田誠的殘體少女、森口裕二的華麗超現實少女就是例子。
初音誘發二創
千禧年後,影音技術及互聯網的革新,少女旋風席捲全球,「初音未來」等虛擬偶像更誘發許多觀者變身二創作者,將「美少女」概念不斷演變轉化。
我推薦了無數到台北旅遊的朋友去看《美少女的美術史》,不只因為它會勾起每代人的童年回憶,而是它的破格敍事手法,透過附加文字和作品隔代對話,觀眾可以重新審視社會價值觀的轉變。《小甜甜》、《藍寶石王子》、《凡爾賽玫瑰》、《美少女戰士》、《流星花園》、《交響情人夢》…… 這些漫畫你和你父母都或許都看過,無數人上堂時的教科書,都充斥着心中專屬的「美少女」塗鴉,流閃着對青春的期許。
「美少女の美術史」展覽
日期:
即日至11月24日
時間:
周二至周四、周日10:00-18:00,周五、周六10:00-21:00
地址:
MoNTUE北師美術館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撰文、攝影:鄭天儀(部份圖片由北師美術館提供、吳政融攝)